700亿市值蒸发的背后 从最贵到破发 步长制药到底咋了?
2024-09-16 09:31:35
巴伐利亚级战列舰
巴伐利亚级战列舰是德意志帝国在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建造装备的一型战列舰。
巴伐利亚级战列舰装备了8门380毫米主炮,改变了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德国海军舰队各级别军舰的主炮口径总是小于英国皇家海军的同级舰艇的情况,同时战舰采用蒸汽轮机动力装置,使战舰的航速达到21节,装甲防护采用了传统的穹甲式装甲舱布局,具有良好的防护性能。
巴伐利亚级站列舰
巴伐利亚级战列舰沿用了德国大型军舰的长首楼舰型,首楼一直延伸至C炮塔处。
巴伐利亚级是第一级采用了三足主桅的德国战列舰。这是因为海上交战距离的不断增加,用于了望和修正炸点的观察哨的位置也必需随之上升。德国战列舰传统的单柱桅虽然具有结构简单重量轻的优点,但抗振性和抗损性差,易产生摇动,无法在其上布置较多的设备。英国已经开始在战列舰和战列巡洋舰上配备中央火力控制系统,德国也要求为巴伐利亚安装同类系统。巴伐利亚级的强力三足桅保证可以在顶部布置了望所,主桅钢管直径900毫米,斜支架钢管直径800毫米,水线至桅顶高达66.02米,水线至天线高66米,至了望所高35米,至桁架高32米。由于三足桅占地面积大,烟囱不得已向后挪了4.2米。
巴伐利亚级站列舰
巴伐利亚级虽然是国王级的后续舰,在主尺度和排水量增加有限的情况下,将火力一举由10门305毫米炮增强到8门380毫米炮,付出的代价仅仅是舰8体长了4.7米,宽了0.5米,舰体干舷高度增加了0.5米,排水量大了2750吨而已。由于舰体长度较小,巴伐利亚级保持了国王级强劲的防护,在许多部位还有所加强。380毫米炮塔是305炮塔的两倍,因此特意加强了炮座和附加承力结构。
巴伐利亚级战列舰装备4座双联装380毫米主炮,副炮有16门150毫米炮,还有10门防轻型舰艇的88毫米炮。巴伐利亚级的炮塔外观与以往的德国战列舰明显不同,炮塔侧壁呈垂直状,与顶装甲之间通过一段倾斜装甲连接起来。由于主炮塔重量较国王级大幅度上升,为了维持重心高度,巴伐利亚级将副炮群降低了一层甲板。
巴伐利亚级主炮塔长13.8米,宽8.9米,高2.8米,炮塔基座直径达10米,回转滚珠轴承直径8.9米。炮塔底部旋转座直径3.7米,从上至下共分7层,全重达1020吨。各主炮独立俯仰,每管均备有1台60马力电动机驱动高低机,炮塔的回转动力是2台150马力水压机,它还是回转扬弹机和移弹器的能源。链式推弹机由2台8.4马力电机驱动。弹丸和装药通过两个提弹升井筒提入炮塔尾舱的待发弹舱内。巴伐利亚级的主炮塔尾舱内备有8发待发弹,对提高火炮的战斗射速很有帮助,但不可避免的增大了炮塔的体积和重量,炮塔被击穿后殉爆的风险也上升了。
和同时代的主力舰一样,巴伐利亚级也装有水下鱼雷发射管,舰首1具,侧舷各2具。鱼雷口径600毫米,全长7.9米。艏部发射管位于水线下方5.8米的艏艉中心线上,水平布置,侧舷发射管位于水下4米,管口向下倾斜2度,向舰艏方向倾斜20度。配备G型蒸汽动力鱼雷,鱼雷长7米,重2194千克,装药250千克,28节航速时的射程为13000米。每个鱼雷室备雷4条。鱼雷采用气压4千克的压缩空气发射方式,每个鱼雷室均有1台80马力电动空气压缩机为其提供动力。
巴伐利亚级在前桅楼了望所顶部、前部舰桥司令塔顶部和后司令塔顶部各设1个2x2米见方的射击指挥所,其顶部有1具可全向回旋的2.8米体视式主炮射击测距仪,备有电热除霜除湿系统,提高了观测系统的使用寿命和环境适应性,在两舷装有3米副炮射击测距仪,全舰一共有12具光学测距机。
由于德国的金属加工和火炮制造水平更高,380毫米/L45炮要比英国的381毫米/L42炮轻25吨,炮口处身管壁厚仅有90毫米。巴伐利亚级主炮炮口动能较英国381毫米炮略大,由于采用了轻弹高初速组合,15000米以内的弹道性能较好。
巴伐利亚级战列舰的装甲防护采用了传统的穹甲式装甲舱布局。该级舰的装甲分部非常复杂,其侧舷弹道防护由舯部的主防御区与艏艉的次级防御区组成。
A炮塔至D炮塔间的主防御区间全长达到了舰体的58%。各主炮塔正面装甲厚350毫米,侧面厚250毫米,顶部厚100毫米,炮塔正面与顶部之间的倾斜装甲厚200毫米,后部装甲厚290毫米。巴伐利亚级的主炮塔防御嫌不足,特别是正面和两侧的顶部侧装甲在敌战列舰打着角远程射弹的打击下特别脆弱。但是德国二战前开工的两型战列舰仍然沿用了这种存在明显缺陷的设计。
由于一战期间炮战距离较近,炮弹着角较小,不容易击穿水平舰体,当时又不存在飞机的威胁,巴伐利亚级的水平装甲很薄,主防御区内上甲板装甲厚30毫米。巴伐利亚级的烟囱采取了额外的保护,烟道通过40毫米厚的带孔装甲穿透甲板,倾斜烟道的上方甲板也加厚的40毫米。作为主水平装甲的装甲甲板厚度也仅有30毫米,两侧与宆甲的连接部以50毫米装甲板予以加强,宆甲厚30毫米。
主防御区外的次级防御也布置了相当强的装甲,舰首主装甲带向前至第131号肋骨间侧装甲厚达200毫米,第二平台甲板厚达60毫米,131至137肋骨间侧装甲厚150毫米,再向前14米至舰首间的水线侧装甲厚30毫米。尾部侧装甲厚度也达到了200毫米,宆甲厚20毫米,舵机舱设置了170-120毫米的装甲予以保护,其他部分的隔壁与甲板厚度为6毫米。巴伐利亚级的水下防御系统以防鱼雷隔舱为基础,防鱼雷装甲隔板厚50毫米。
德国作为内燃机的发明国,在柴油机技术上处于世界领先地位。巴伐利亚级安装了14台桑尼克罗夫特/舒尔茨式细管径三锅筒水管锅炉,每台锅炉均布置在独立的水密锅炉舱内,前部燃油锅炉舱与后部混烧舱间布置辆锅炉控制室。除最前部一排3台锅炉为燃油炉外,其余11台均为油-煤混燃炉。德国人出于本国煤资源较丰富,而石油大部依赖进口的实际情况考虑,在锅炉的搭配上做出了这样的处理。每台燃油锅炉有3台燃油输送泵,混燃锅炉则只有1台。巴伐利亚级舰锅炉系统性能如下:工作压力16个大气压,炉篦总面积116.6平方米,油-煤混燃炉受热总面积5830平方米,燃油炉受热总面积1833平方米,锅筒高液位和低液位给水总容量分别为126和56立方米。为向锅炉提供足够的空气,巴伐利亚级总共布置了14台引风机,每台均由2台透平机驱动。其中3台布置在装甲甲板下的舱室内。
为了增加烟气排气自然吸力和将烟气送到更高的地方,减轻对甲板和上层建筑的污染,“巴伐利亚”号布置了2根高达24米的烟囱。巴伐利亚级战列舰还安装了2套海水制淡设备。该设备为锅炉蒸发式,每套均有2台蒸发器、水泵和1台冷凝器组成,另有2台饮用水过滤器。1套布置在舰体舯部的舱室里,周围是锅炉舱,另1套安装在尾部轮机后部。单台设备额定制淡量为每天150吨,足够舰上锅炉给水和人员饮用水之用,在很大程度上改善了舰员的生活舒适性。
巴伐利亚级战列舰的续航力为5000海里/12节,4485海里/15节,3740海里/17节和2390海里/21节。
巴伐利亚级战列舰安装了3台帕森斯冲动式齿轮减速蒸汽轮机,每台机组包括高压、中压和兼做倒伡机组的低压汽轮机个一台,单台机组均备有独自的冷凝器(换热面积1050平方米)、压力循环润滑系、滑油风冷散热器及其他附属装置。为了提高汽轮机在中压工况下的效率,还在高-低压机组间增加了蒸汽膨胀器。军舰巡航时旁路掉膨胀器,蒸汽乏汽从高压机组派出后直接引入低压机组以充分利用蒸汽能量。
该舰动力装置总功率56000轴马力,倒伡最大功率15600轴马力,主轴转速205转/分。轮机舱进行了仔细的分划,每台汽轮机均布置在独立的水密纵隔舱内,高低压汽轮机间又用隔壁分割开。
巴伐利亚级站列舰结构图
2024-09-16 09:31:35
2024-09-16 09:29:28
2024-09-16 09:27:21
2024-09-16 09:25:14
2024-09-16 09:23:07
2024-09-16 09:21:00
2024-09-16 09:18:53
2024-09-16 09:16:46
2024-09-16 09:14:39
2024-09-16 09:12:32
2024-09-16 09:10:24
2024-09-16 09:08:17
2024-09-16 09:06:11
2024-09-16 09:04:03
2024-09-16 09:01:57
2024-09-16 08:59:50
2024-09-16 08:57:42
2024-09-16 08:55:36
2024-09-16 08:53:28
2024-09-16 08:51: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