买房不迷茫!徐州6大区高人气小区排名出炉,请签收
2024-09-15 18:25:32
中国古代十大兵书
1《孙子兵法》是中国古典军事文化遗产中的璀璨瑰宝,是中国优秀文化传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内容博大精深,思想精邃富赡,逻辑缜密严谨。作者为春秋时期伟大军事家孙武,大约成书于春秋末年。该书自问世以来,对中国古代军事学术的发展产生了巨大而深远的影响,被人们尊奉为“兵经”、“百世谈兵之祖”。历代兵学家、军事家无不从中汲取养料,用于指导战争实践和发展军事理论。三国时著名的政治家、军事家曹操第一个为《孙子兵法》作了系统的注解,为后人研究运用《孙子兵法》打开了方便之门。《孙子兵法》不仅是中国的谋略宝库,在世界上也久负盛名。8世纪传入日本,18世纪传入欧洲。现今已翻译成29种文字,在世界上广为流传。英国著名军事理论家利德尔·哈特向人透露:他的军事著作中所阐述的观点,其实在2500年前的《孙子兵法》中就可以找到。他也确实对孙武及其著作深感兴趣,不仅为《孙子兵法》英译本作序,还在自己的得意之作《战略论》前面大段引述孙武的格言。1991年的海湾战争中,美国海军陆战队军官都奉命携带一本《孙子兵法》,以便在战场上阅读。
2《孙膑兵法》是战国中期杰出军事家孙膑所著,大约在东汉末年失传。1972年4月,山东省临沂银雀山汉墓出土了一大批竹简,其中就有久已失传的(孙膑兵法》。经银雀山汉墓竹简整理小组考证,由文物出版社于1975年出版了简本《孙膑兵法》,分上下两编,各15篇。1985年,文物出版社又出版了《银雀山汉墓竹简《壹)》,该书经认真的进一步考证,认为1975年版的《孙膑兵法》的下编没有充分的证据能认定为孙膑所著,只能视为古代兵家的供书。《银雀山汉墓竹简(壹)》认定属于《孙膑兵法》的内容共计16篇,即1975年版的《孙膑兵法》上编15篇,并加《五教法》一篇,共222简,近5000字。
3《吴子》是一部与《孙子兵法》齐名的军事著作,相传为战国时著名兵学家吴起所作。该书在长期流传过程中为后人所整理和删补,有些篇目和内容有所亡佚,现仅存《图国》、《料敌》、《治兵》、《论将》、《励士》六篇,远非全壁。
4《六韬》是中国古代的著名兵书之一,也叫《太公六韬》。内容由《文韬》《武稻》、《龙楣稻》、《虎楣》、《豹楣》、《犬韬》六部分组成。《六韬》在先秦兵家著作中是篇幅最长的,内容也很丰富。《文韬》、《武韬》主要讲政治战略,思想包括儒、道、法、纵横众家;《龙韬》以下的四部分,讲述了军队的编制、装备、军令、军纪、人才选拔、练兵方法、官兵关系、兵种配合、通讯联络、后勤供应以及不同条件下采用的各种战术。对突围战、围攻战、攻坚战、防御战、埋伏战、奔袭战、山地战、林地战、水泽战、夜战、车战、骑战、步战、火攻等不同的战法都有具体论述,比《孙子兵法》、《吴子》、《尉缭子》等书更为详细,堪称作中国古代的兵学大全。
7《尉缭子》是战国晚期论述军事、政治的一部著作,共五卷二十四篇,南宋刻行的《武经七书》本最早。《汉书·艺文志》杂家收录了《尉缭子》二十九篇。唐朝初年的《群书治要》中节录了《尉缭子》四篇。1972年,山东临沂的银雀山一号汉墓出土的竹简,也有和《尉缭子》相符的竹简书六篇。从这几篇的情况来看,现在流传版本的文字有很多删节和讹误,篇名常和竹书不合,但基本上没有后人增加的内容。《尉缭子》反对军事上相信“天官时日、[阴阳向背”的迷信观念,强调政治、经济对军事的决定性作用、其理论水平很高。思想中糅合了儒、法、道各家观点,这也许是被纳入杂家的主要原因。后半部《重刑令》以下十二篇,对研究战国时代的军法颇有帮助,所以有人把此书作为兵书来看待研究。
8《司马法》是中国古代重要兵书。战国中期齐威王(前356年一前320年在位)命令大夫追论“古者司马兵法”,并附春秋末期军事家、齐国大将司马穰直的兵法于该书中,故又称《司马穰直兵法》。《汉书·艺文志》记载,当时《司马法》共155篇。《隋书·经籍志》称《司马法》3卷,为司马穰直所著。在长期流传中,大部散失。今存本仅5篇,即《仁本》、《天子之义》、《定爵》、《严位》,《用众》,另有逸文61条。残存的这5篇,记载着从殷周到春秋、战国时期的一些有价值的军事思想和作战方法。这是一部权威性较高的军事理论著作,它主要是从战略的角度论述军事理论、军事制度、战略对策和作战原则及战术问题,所以为历代兵家所重视。自北宋朝延将其列入《武经七书》之后,更为世人所重视。仅明、清两代,就有三十余家为《司马法》作注。
8《太白阴经》全名《神机制敌太白阴经》。中国古代重要兵书。唐代宗时河东节度使都虞候李筌撰。李筌籍未详,《集仙传》道其仕至荆南节度副使、仙州刺史等。全书10卷。现存《墨海金壶》、平津馆影宋抄本等。该书内容较为丰富。它强调战争胜败决定于人谋而不靠阴阳鬼神;士兵之勇怯取决于刑赏;战争的胜利取决于君主的“仁义”以及国家的富强。在论述将帅用兵时,指出要考虑从政治上制胜敌人,团结内部,预有谋划,选拔各种人才,要利用地形,创造主动有利的态势。对军仪典礼、各类攻防战具、驻防行军等各项准备事宜、战阵队形、公文程式和人马医护、物象观测等,也分别作了具体论述。这些内容,基本上是综合前代兵书典籍及有关著作写成,且有所阐发,其中存录了不少有价值的军事资料。因此,杜佑《通典·兵典》取该书内容颇多,亦为后世兵家所重。书中有朴素的辩证法思想,但风角杂占、奇门遁甲等则有不科学的内容。
9《虎钤经》中国宋代著名兵书。北宋吴郡(今江苏吴县)人许洞,历四年于景德元年(1004)撰成,凡20卷,210篇,共论210个问题。许洞曾任雄武军推官、均州参军等职。该书现存明嘉靖刊本及清《四库全书》等刊刻本。《虎钤经》以上言人谋,中言地利,下言天时为主旨,兼及风角占候、人马医护等内容。许洞认为天、地、人三者的关系应是“先以人,次以地,次以天”(《虎钤经》,明刊本,下同),重视人(主要是将帅)在战争中的作用。要求将帅应“观彼动静”而灵活用兵,做到“以虚含变应敌”。尽管天时有吉凶,地形有险易,战势有利害,如能吉中见凶、凶中见吉,易中见险、险中见易,利中见害、害中见利,就能用兵尽其变。他还认为,要取胜须“以粮储为本,谋略为器”。未战之前要“先谋”:欲谋用兵,先谋安民;欲谋攻敌,先谋通粮;欲谋疏陈,先谋地利;欲谋胜敌,先谋人和;欲谋守据,先谋储蓄;欲谋强兵,先谋赏罚等。既战之后,一要善于“夺恃”:夺气、夺隘、夺勇等;二要善于“袭虚”:以佯动、诱敌击其虚;三要“任势”:乘机击敌懈怠,设伏击敌不意,乘胜扩张战果等。还强调“逆用古法”,“利在变通之机”。该书在体例上,分类编排,按类阐述,汇集的与军事有关的天文、历法、记时及识别方位等知识,有许多为过去兵书所少有。此外,还汇集了不少阵法,并创造了诸如飞鹗、长虹等阵。
9《纪效新书》中国明代以军事训练为主的著名兵书。戚继光于嘉靖三十九年(1560)前后在抗倭战争中写成,共18卷、卷首1卷。有明刻本和清代以来的抄本和刻本多种,《墨海金壶》等丛书亦收录。国外有日本宽政九年(1797)刻本等。另有万历年间成书的14卷本,内容与18卷本有所不同。
10《练兵实纪》中国明代以军事训练为主的著名兵书。戚继光著,九卷,附杂集六卷。隆庆二年(1568),戚继光以都督同知总理蓟州、昌平、保定三镇练兵,于隆庆五年写成此书。现有明刻本存世,清代以来有众多的抄本和刻印本,多种丛书亦收录。全书可分为练卒和练将两大部分。正集一至四卷为练伍法、胆气、耳目和手足,侧重单兵训练;五至八卷的场操、行营、野营、战约和杂集中的《军器解》、《车步骑营阵解》则为营阵训练。通过训练达到“联异为同,聚少成多,合寡为众”,“万人一心,万身一力”(《练兵实纪》《墨海金南》本,下同),以取得“防身杀贼立功”的实效。该书反映了在当时的作战对象和火器大量使用的情况下编制装备的改进,车、步、骑、辅各营配备较多火器。
2024-09-15 18:25:32
2024-09-15 18:23:25
2024-09-15 18:21:18
2024-09-15 18:19:12
2024-09-15 18:17:05
2024-09-15 18:14:58
2024-09-15 18:12:51
2024-09-15 18:10:43
2024-09-15 18:08:36
2024-09-15 18:06:30
2024-09-15 18:04:23
2024-09-15 18:02:16
2024-09-15 18:00:09
2024-09-15 17:58:02
2024-09-15 17:55:54
2024-09-15 17:53:47
2024-09-15 17:51:40
2024-09-15 17:49:33
2024-09-15 17:47:26
2024-09-15 17:45: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