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学霸杨元元带母上学,最终厕所自缢身亡,背后原因令人唏嘘
2024-09-11 00:51:35
百岁女王(伊丽莎白二世)的传奇一生
早年生活
伊丽莎白二世于1926年4月21日上午2时40分,她以剖腹产的方式诞生于位于伦敦五月墟市布卢姆顿街17号祖父母的家中,她的高祖父是阿尔伯特亲王,高祖母是维多利亚女王,曾祖父是爱德华七世,曾祖母是来自丹麦的亚历山德拉王后,祖父是英国国王乔治五世,祖母是玛丽王后。她的父亲国王乔治六世当时还是约克公爵,母亲伊莉莎白王太后当时还是约克公爵夫人。按照英国王位继承顺序,伊丽莎白出生后成为父亲之后的第三顺位继承人。当时,伯父爱德华八世虽然未婚、没有子嗣,但爱德华年仅而立,富于春秋,按常理,约克公爵父女两人继承英国王位的可能并不大。
3岁的伊丽莎白(1929)
伊丽莎白在其母亲约克公爵夫人的督促下在家中接受教育。她的历史老师C·H·K·马丁是伊顿公学校长,此外她还学习各种语言(她的法语讲得很流利)。坎特伯雷大主教为她提供神学方面的指导,她一直是名虔诚的圣公会会友。
1936年1月,祖父乔治五世逝世。同年12月,继位不足一年的伯父爱德华八世为了迎娶华丽丝·辛普森,与内阁发生争执而退位,她的父亲约克公爵临危受命,登上爱德华宝座,成为英国国王和印度皇帝,是为乔治六世。十岁的伊丽莎白的王位继承权由此上升至第一位,她成为王位的推定继承人。
7岁的伊丽莎白(1933)
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时伊丽莎白只有13岁,她与妹妹玛格利特公主都到苏格兰的巴尔莫勒尔避难。当时有人建议两位公主应该到加拿大避难,遭她们母亲反对:“孩子们不能没有我,我不能没有国王,而国王不会在任何情况下离开。”1940年伊丽莎白公主首次发表广播演说,对象是所有避难中的孩子。
1945年伊丽莎白公主说服父亲,允许她直接参与协助战争。她加入后方防卫支援部队“国内妇女支援部队”(Women's Auxiliary Territorial Service)服役,编号是第230873号伊丽莎白·温莎名誉少尉,她完成驾驶和汽车修理训练,成为王室中第一个经过正式训练的汽车修理员,五个月后获升任名誉下级司令员。这是她第一次与其他孩子共同受训,据说她非常喜欢这次经验,正因为这次经验,使她之后将自己的孩子送到学校上学,而不是让他们在家学习。
1947年伊丽莎白首次出访,与父母到了南非。在她21岁生日那天,她对英联邦和帝国发表广播演说,宣誓将终身投入对英联邦和帝国人民的服务中:“我在众人面前发誓,无论寿命长短,终身都会服务你们、以及你我同属的大英帝国家庭。
1947年11月20日,伊丽莎白与希腊的菲利浦王子结婚。菲利浦是她的第三代表哥,他们两位的高祖母都是维多利亚女王(菲利浦王子在结婚前宣誓放弃希腊王位的继承权,在菲利浦王子这个头衔之前他没有任何头衔,就叫作菲利浦·蒙巴顿上尉)。伊丽莎白同时拥有爱丁堡公爵夫人的头衔。
这次婚事非常适合一位即将继承王位的女性,因为她的夫君受过王室训练,却又不会继任另一个国家的王位。但是这桩婚姻却不是刻意安排,两人的关系经历许多考验,最终是在她本人坚持下达成。考验包括菲利浦不忠的流言,和伊丽莎白祖母和父母对于菲利浦的四个姐姐都是德国籍王妃所引起的猜忌。当时他的三位姐姐不被邀请出席弟弟的婚礼;母亲由于在英国出生及成长则获准出席。
婚后,两人居住在伦敦的克莱伦斯别墅(Clarence House)。他们育有四个孩子(见下)。按照惯例,婚后伊丽莎白应当冠以菲利普的姓氏,但女王的母亲、以及祖母不愿见到伊丽莎白即位后温莎王朝(House of Windsor)终结改为“蒙巴顿王朝”,因此女王的子女不是按照惯例跟从菲利浦的姓,而是保留温莎家族身份。夫妇两人同意孩子在需要用姓氏的时候应该使用蒙巴顿-温莎(Mountbatten-Windsor)作为姓氏,并在1960年签署法案确立。
1951年起,时任英国国王乔治六世健康每况愈下,伊丽莎白公主开始代替父亲出席公开场合。该年她访问希腊、意大利、马耳他(当时菲利浦随军驻扎在此)、加拿大和美国华盛顿。
1952年1月,伊丽莎白和菲利浦访问澳大利亚与纽西兰。2月6日,他们访问肯尼亚期间遇上乔治六世驾崩,她在一家树屋旅馆得知即将要继位。
21岁的伊丽莎白(1947)
女王生涯
在收到父亲驾崩的消息后,伊丽莎白仓促回国继位。当被问到会否选择伊丽莎白作为尊号,她称“当然”。
她的祖母玛丽太王太后于1953年3月去世,按照玛丽临终前的指示,加冕典礼如期于同年6月2日于西敏寺举行,并首次以电视形式播放,观众包括2000万英国人、近一亿北美居民。加冕礼服按她指示绣上英格兰的都铎蔷薇、苏格兰的蓟、威尔斯的韭葱、爱尔兰的三叶草、澳大利亚的金合欢、加拿大的枫叶、纽西兰的银叶蕨、南非的海神花、印度和锡兰的莲、以及巴基斯坦的小麦、棉花和黄麻。
伊丽莎白二世的加冕礼
伊莉莎白二世登基时以她名义统治的领土:英国本土(鲜红)、英国属地和保护国(深红)、其他王国(粉红)及其属地(间线)
在女王继位初期英国国内有舆论认为一个“新伊丽莎白时期”将会来临。但是事实上,当时她需要面对的英国战后国力衰退,大英帝国逐渐解体,她尝试组织英联邦来维系英国和前属土的关系。她不断努力试图保持前殖民地与英国的特殊关系,例如在维持英国和南非、印度的良好关系上贡献良多。
1953年至1954年她和爱丁堡公爵花了半年时间周游世界,她也成为第一个访问澳洲、纽西兰和斐济的在位君主。
1957年10月她到美国进行国事访问,并代表大英国在联合国大会发言;随后访问加拿大,成为首位在当地召开国会的加拿大君主,并于1959年以加拿大女王身份再访两国。
1961年她首次访问印度和巴基斯坦。在同年于迦纳的访问,尽管面对东道主、取代她成为元首的总统夸梅·恩克鲁玛被刺的风险,她无视时任英国首相哈罗德·麦美伦的忠告,甚至与恩克鲁玛共舞,所幸最终刺杀没有发生。麦美伦曾写道,她十分坚决,且敬业乐业。针对她本人的刺杀计划也曾在女王到访魁北克时传出,但她始终“保持冷静和勇气”,最终在她访问蒙特利尔时只出现零星示威。
在1963年苏彝士运河危机导致英国政局变化时,女王惹来批评。她根据麦美伦辞相时的建议任命亚历克·道格拉斯-休姆为阁揆。但当时拉博·巴特勒是最多下议院保守党党员支持的人选,但是党内资深党员却相当不愿由他接任首相。其中的一些资深党员更扬言,如果巴特勒或另一热门候选人奎尼汀·霍格当选党魁,他们将拒绝在内阁供职。尽管休姆无意亦没想过接任首相,甚至一度想退出竞选,但党内元老为了不让巴特勒或霍格接任,而坚持授意由休姆出任首相,使休姆卷入党争漩涡。
麦美伦的辞呈在1963年10月10日的保守党大会中正式生效后,巴特勒和休姆的支持者随即在公众场合出现磨擦。有鉴于此,麦美伦在党内进行了谘询,意图能找出一位能取得“保守党上下”支持的可靠人选,其后更向女王提供了他的意见。虽然有不少人质疑麦美伦没有权向女王提供关于选任首相的意见,而女王本身也没有义务去接受他的进言,但女王最终仍在1963年10月19日选定以休姆伯爵出任首相兼第一财政大臣。女王的举动随之遭到质疑。最终保守党在两年后制定拣选党魁的机制,以减少女王干政的机会。
1960-70年代是去殖民化的高潮。尤其大量非洲国家在此段时间脱离英国独立,并很快地废除了她的元首地位。当中发生了以下插曲:1965年,在非洲南部的罗德西亚(即现时的辛巴威)单方面宣布脱离独立,总理伊恩·史密斯宣称奉女王为“罗德西亚女王”,惟女王拒绝接受头衔,直至该国于1970年“废除王位”,改制共和。而其时国际社会皆不承认罗德西亚为独立国家。
伊利沙伯在军旗前敬礼分列式,摄于1986年
女王经历过大量殖民地独立,以及面对这些前殖民地的共和主义,例如1975年澳大利亚宪政危机加剧了澳洲反对君主制的情绪,间接导致澳大利亚在1999年公投决定是否改行共和制。
在时任加拿大总理皮埃尔·特鲁多的努力下,1982年4月17日,她在加拿大正式签署法案,将加拿大宪法的修宪权由英国国会移交加拿大国会,至此加拿大与英国在宪法上的特殊关系终结。
1986年,女王前往澳洲签署《与澳洲关系法》,规定澳洲高等法院拥有终审权,位于英国伦敦的枢密院司法委员会不再对澳洲拥有终审权。
1987年5月,女王支持斐济总督佩纳亚·加尼劳在军事政变中运用行政权力与军队进行谈判,但在同年12月,斐济发生第二次军事政变,加尼劳向女王请辞,以女王作元首的斐济君主制也随之废止。
1990年代是她和王室的支持度跌至低谷的时期。她在公众的压力下开始缴税。她的长子与媳妇威尔斯王妃黛安娜婚姻的破裂,以至后者于翌年骤逝时,王室的处理手法遭批评为“冷漠”也是民望低迷之一,最终她的支持度于戴安娜逝世五日后、葬礼前夕,因女王应对公众压力而发表的电视直播而反弹。
1991年,在海湾战争中联盟取得胜利之后,女王成为第一位在美国国会联席会议上致辞的英国君主。
2002年全国为她庆祝登基50年大典,当年她巡游了全英国,对多个英联邦国家做了国事访问,还出席了多场游行活动与音乐会。6月,数千人聚集在白金汉宫外参加名为“王宫派对”的活动,全英各地的许多音乐家都云集在此表演。庆祝活动期间,王太后不幸去世。
访美的女王夫妇(2007年)
尽管共和主义有抬头迹象,但在1999年,澳洲举行公投,决定保留君主制。之后2008年图瓦卢公投和2009年圣文森和格瑞那丁斯公投也双双否决改制共和的建议。2006和2007年英国的民调皆显示民众普遍认同女王。2012年登基钻禧时,民调显示她的支持率更超过九成。
2000年起,公众发现伊丽莎白女王在公众场合表现出更多的情绪。虽然她大多数时候还是保持国君的庄严形象,但她开始在公众场合微笑,并在为911事件死难者举行的西敏寺悼念会上流泪。曾有人质疑女王因年事太高,即将退位,而白金汉宫发言人则表示女王过去一直表示,她不会退位,她的这一观点目前并没有改变。
2007年,女王的专用频道在短片分享网站YouTube启播,除播放多辑王室片段外,更首次在网上播放女王的圣诞文告,纪念她首次发表电视圣诞文告50周年。白金汉宫表示,女王开创先河,上传片段到网站,是希望将讯息传递给更多人,拉近和年轻一代的距离。
2012年2月6日是英国女王伊丽莎白二世登基60周年的纪念日。为了庆祝登基钻禧纪念,英国全国和其他英联邦王国举行了连场庆祝活动。已经86岁高龄的女王通过白金汉宫发表声明,明确表示自己没有让位的念头,“把余生都奉献给国民。
同年她为2012年伦敦奥运揭幕,并在开幕礼中的短片里出演自己,同场还有饰演詹姆士·庞德探员的丹尼尔·克雷格。她同时成为为两个不同国家的奥运会揭幕国家元首,而她第一次主持的奥运会开幕礼是在蒙特娄举办的1976年夏季奥林匹克运动会。
伊丽莎白二世,2015年
2021年4月9日,白金汉宫宣布女王王夫菲利普亲王于当天上午逝世。
2022年2月20日,高龄95岁的女王在COVID-19检测中呈阳性反应。但不久后传出非官方认证的死讯,但很快就被皇室人员否认,称女王现在健康良好,只有一些轻微感冒症状。3月1日,女王康复并重新视像接见宾客。
2022年6月2日,女王成为英国史上第一位庆祝白金禧的君主。
2022年9月8日,白金汉宫称女王的身体状况堪忧,王室成员赶赴女王住所;BBC中断了原本节目并更换黑色台徽,主持人身着全黑西装与黑色领带进行直播。在此前一天,她接见了她女王生涯中的第十五任首相特拉斯。当日下午2点,伊莉莎白女王于巴摩拉城堡逝世,享年96岁。
2024-09-11 00:51:35
2024-09-11 00:49:28
2024-09-11 00:47:21
2024-09-11 00:45:14
2024-09-11 00:43:07
2024-09-11 00:41:00
2024-09-11 00:38:53
2024-09-11 00:36:46
2024-09-11 00:34:39
2024-09-11 00:32:32
2024-09-11 00:30:25
2024-09-11 00:28:18
2024-09-11 00:26:11
2024-09-11 00:24:04
2024-09-11 00:21:57
2024-09-11 00:19:50
2024-09-11 00:17:43
2024-09-11 00:15:36
2024-09-11 00:13:29
2024-09-11 00:11: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