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杰伦MV中的“可爱女人”,哪个是你青春的专属记忆
2024-09-16 07:33:02
大唐安史之乱始末
公元755年,处在“开元盛世”的大唐帝国爆发了一场持续八年的浩劫,史称“安史之乱”。从此李唐王朝由盛而衰,开始了漫长的藩镇割据局面。
爆发安史之乱的原因有三:
1、藩镇设立造成外重内轻
由于,太宗、高宗时,击败东西突厥,吐谷浑,为了巩固边防,玄宗时设立节度使。节度使不仅掌握兵权,还掌握民政、户口、财政。唐初的府兵制也改为募兵制。他们权利越来越大,有的还兼任多省节度使。安禄山任平卢、范阳、河东节度使,佣兵20万。各节度使军队达50万之重,而中央军只有8万。渐渐形成了边关威胁中央的局面。
2、民族矛盾
太宗时,平定东突厥及契丹。将一些,突厥、胡人迁移到河北。他们与汉人风俗不同,经常发生矛盾。而安禄山又很拉拢他们。造反时,煽动了一批契丹人、奚人。
3、将相不和
安禄山巴结奸相李林甫,才受到玄宗宠信。李林甫死后,杨国忠任宰相,和安禄山争权夺利,矛盾激化。因此,安禄山谋反时,就伪召以讨伐杨国忠为名。
755年十一月,安禄山帅本部人马及契丹、奚等外族人马15万。以密诏讨伐杨国忠为名,在范阳(今北京附近)起兵反唐。(安禄山,杂胡,父亲胡人,母亲突厥人,安是继父姓。史思明,突厥人,安禄山好友兼部下。安禄山势力范围就是今辽宁南部、河北北部、山西北部。) 几年的准备,安禄山军队装备精良,有精锐的骑兵,铁甲战车,手下云集了一批良将勇士(诸如史思明、蔡希德、李怀仙等)。
由于唐和平已久,“民、兵皆不知战”。河北州县纷纷投降或弃城逃跑,不久叛军抵达山西太原,山西守将不战而降。
如此,一路势如破竹,进兵迅速,仅仅一个月后,叛军度过黄河,攻取陈留(今河南开封)。此前,玄宗听闻安造反,杀了安留在长安的长子,安庆宗。安禄山在陈留进行了血腥
报复,杀降卒万余人!!接着破虎牢关,直逼洛阳。(虎牢关河南境内,北接太行山,南连嵩山,中有黄河,是自河东进入中原的咽喉。)
安西(今甘肃)节度使,名将封常清,请缨赴洛阳募兵御敌。但,由于所募义军皆农民、商贩,抵不住叛军精骑,洛阳失守。
756年正月,安禄山在洛阳称大燕皇帝,封范阳为东都。由于忙着登基减缓了攻势,唐各路援兵渐渐云集长安。
洛阳失守后,封常清退保潼关。潼关(今山西境内),南依华山,北靠黄河,是唐都长安最后一道屏障。大将高仙芝也采纳封常清建议退守潼关。此时,宦官进谗,诬陷封、高二将“弃地数百里、克扣军粮”。二将被杀。河西、陇右节度使 哥舒翰,奉命出征潼关。
由于安禄山叛乱打着诛杀杨国忠的口号,,哥舒翰部下建议杀掉杨国忠,使叛军师出无名。恰巧这话传到了杨的耳中,杨非常害怕,就对玄宗进谗。逼迫 哥舒翰 出兵潼关。(本来 灵武郡(今宁夏)太守、朔方(今内蒙古南)节度使 的郭子仪建议重兵据守潼关,然后其率兵由黄河北岸进兵河东(今山西),切断叛军,范阳与洛阳的联系,使叛军不战自乱。然后南下夹击安禄山。如果这条策略成功的话,安史之乱不可能持续八年之久。)
哥舒翰 被逼无奈只得出兵,结果中敌计,士兵多被坑杀,哥舒翰被俘,20万大军逃回关内的仅8千人。之后,安禄山攻破潼关,长安无险可守。
756年 6月,玄宗逃往四川,太子李亨北上灵武(今宁夏灵武)。长安留守降敌,安禄山在长安对皇室家属、大臣进行了血腥屠杀,忙于抢夺财物,没有及时追赶,玄宗和太子才得以顺利逃走。
757年正月,安禄山欲废太子安庆绪立小儿子,安庆绪杀父,之后即位!只做了一年皇帝的安禄山就这样被儿子杀害。
河北方面,史思明一直忙于与李光弼的苦战。李光弼是郭子仪推荐河东节度使。756年,郭子仪、李光弼大败史思明与常山(今河北正定)。又败史于沙河。
安禄山听闻自洛阳派援兵2万,援助史思明。接着郭、李再破敌与恒阳(今河北曲阳)。
如此,河北山西一带尽复,范阳与洛阳的叛军被切断联系。叛军士兵惶惶不安。郭、李在河北的战绩扭转了唐军的被动局面,改变了整个战争的形式。
此时(潼关失守前),安禄山西进潼关受阻,南阳节度使 鲁炅、虢王 李巨 扼守南阳(今河南南阳),阻止叛军南下江淮,向东也过不了雍丘(今河南杞县),只剩下汴、郑几州,进退两难,正打算放弃洛阳撤回范阳。如果潼关没有失守,唐军便可两面夹击安禄山,平定叛乱也就为时不远了。而就在此时,潼关失守,长安陷落。郭子仪闻讯只得西撤,河北之地复落入史思明之手。
安庆绪杀父自立后,召回史思明,封为妫川郡王,赐安姓。但是,史思明瞧不起安庆绪,加上其手握重兵,就萌生了取而代之的念头。
756年7月,太子李亨在灵武即位,是为肃宗。757年正月,安禄山被杀后,肃宗命郭子仪、李光弼,借用回纥4000骑兵,企图收复两京。九月,克复长安,十月收复洛阳。之后肃宗返回长安,百姓出城20里迎接。但是,进攻洛阳的时候,与回纥兵约定,城破之日,金帛、财宝、子女归回纥,致使洛阳城遭到很大破坏。
安庆绪节节败退,逃往邺城(今河北邯郸)。唐军收复两京后,双方都需要修整,大约一年的时间没有大规模战争。
河东、江淮一带,张巡和许远率众苦守汴河战略要地雍丘(今河南杞县)和睢阳(今河南商丘)。鲁炅坚守南阳历时一年。后退保襄阳。挡住了叛军南下的道路。
由于安庆绪的势力范围逐渐减小,史思明的权势渐渐超过安庆绪。矛盾渐渐激化,安庆绪要除去史思明,接管他的兵马。史思明走投无路归顺唐廷。但是双方互不信任,758年6月,史思明复叛。
758年10月,各路节度使,约20万大军,开始反攻,围困安庆绪于邺城(河北邯郸附近)。
由于郭子仪、李光弼功绩过大,肃宗不愿将兵权交与他们,而令不懂军事的宦官鱼朝恩为统帅。安求救于史思明,史思明帅众13万援救,758年12月,史思明攻下魏州(今河北大名),屠城3万。
759年3月,围困邺城的唐军达60万。鱼朝恩胡乱指挥,60万大军被安、史击败!
郭子仪退保洛阳。
唐军后撤,安、史矛盾又起,史思明杀掉安庆绪。然后留下儿子史朝义守邺城,自己返回范阳称帝。
759年5月,肃宗令李光弼为统帅。9月史思明统兵十万杀奔洛阳。当时李光弼只有2万人马,决定放弃洛阳,退守河阳(今河南西北)。两军对峙达一年四个月。史思明间谍入长安散布谣言说,叛军常年征战、士气低落,此时出击必然大胜,宦官鱼朝恩信以为真,又进谗肃宗。肃宗急于求胜,令李光弼出兵攻击洛阳。李光弼,仆固怀恩、鱼朝恩、出击洛阳。仆固怀恩乱指挥,不听李光弼言,唐军大败,河阳、怀州相继失陷。不久洛阳再度沦陷。
761年3月,由于史思明与儿子史朝义矛盾激化,(还是由于,父亲想另立太子)
史朝义杀掉了其父史思明,在洛阳登基称帝。但是,叛军的将领们大多是安禄山的旧部,和史思明地位相当,不愿居于史朝义之下,没人听从他的号令。叛军渐渐瓦解。
762年四月,唐肃宗李亨去世,太子李豫即位,即唐代宗。
762年10月,李豫以雍王李适为天下兵马元帅,与仆固怀恩率唐军和回纥兵攻克洛阳,乘胜收复河阳、汴州等地。
史朝义逃往范阳。河北安史部将见大势已去,纷纷投降唐廷。田承嗣献莫州(今河北任丘)投降,李怀仙献范阳投降。史朝义走投无路,于763年正月,窘迫自杀。历时七年零三个月的安史之乱,至此结束。
平乱后,代宗封了一批有功的节度使,此后唐朝进入藩镇割据的局面,直到唐王朝的覆亡。
从安史之乱的战争中不难看出,肃宗李亨也是位较昏庸的皇帝。听宦官谗言而不听将计,自古昏君误国莫过于此!此外,善用对方的矛盾也是兵法中重要的计谋,急攻则敌方合,缓攻则敌兵乱!
2024-09-16 07:33:02
2024-09-16 07:30:55
2024-09-16 07:28:48
2024-09-16 07:26:40
2024-09-16 07:24:34
2024-09-16 07:22:27
2024-09-16 07:20:20
2024-09-16 07:18:13
2024-09-16 07:16:06
2024-09-16 07:13:59
2024-09-16 07:11:52
2024-09-16 07:09:45
2024-09-16 07:07:37
2024-09-16 07:05:30
2024-09-16 07:03:23
2024-09-16 07:01:16
2024-09-16 06:59:09
2024-09-16 06:57:02
2024-09-16 06:54:55
2024-09-16 06:52: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