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纵横:隋文帝皇后-独孤氏
2024-11-13 06:05:31
历史上的9位赵氏将军,有的或许您没听说过
华夏五千年的历史上,名将辈出,历朝历代都产生了不少名将,他们为国开疆拓土,建功立业,立下了不朽的功劳,本文就跟大家一起来了解一下历史上9位赵姓名将。至于为什么选他们,朋友们也不必较真,只是个人所见不同而已。
说起赵奢,可能有的朋友没有听说过,但是他那个败家儿子,“纸上谈兵”的赵括肯定是知道的,长平一战,赵括不敌白起,导致40万赵军被坑杀,赵括亦被杀。而赵奢与赵括就是虎父犬子的代表。
赵奢原本是赵国征收田租的官吏,因执法公正得到平原君赵胜的赏识,而后就把他推荐给赵王,赵王任用他掌管全国的赋税,全国赋税非常公平合理,民众富足,国库充实。
赵奢
赵惠文王十九年(前280年),赵奢伐齐,攻取麦丘。赵惠文王二十九年,秦国攻打韩国,赵奢奉命救援韩国,在阏与大败秦军,战后赵奢被封为马服君,担任国尉一职,其地位与廉颇、蔺相如相同,平起平坐。
赵佗是恒山郡真定人,南越武王。赵佗原是秦朝将领,奉命与任嚣南下攻打百越,秦末大乱时,赵佗割据岭南,建立南越国。
汉高祖元年(前206年),赵佗起兵兼并桂林郡和象郡,在当地士民的拥戴下,建立了以番禺为王都,占地千里的南越国,自称“南越武王”。
汉高祖十一年(前196年),刘邦遣使者陆贾出使南越,让其归顺中央政权,在陆贾的游说下,赵佗接受汉高祖赐给的南越王印绶,臣服汉朝,使南越国成为汉朝的一个藩属国,并向朝廷称臣奉贡。
吕后承制后,开始和赵佗交恶。吕后七年(前181年),吕后发布对南越禁令,后赵佗称帝。文帝元年(前179年),赵佗去帝号仍对大汉称臣。
此后赵佗全力经营岭南地区,前137年病逝,享年109岁,他先后历经秦始皇、秦二世、子婴、汉高帝、汉惠帝、前少帝、后少帝、汉文帝、汉景帝、汉武帝10位帝王,见证了汉朝初年由弱到强的整个历史。
赵破奴是九原郡人,曾经逃到匈奴地区,后来回到汉朝,担任骠骑将军司马。
公元前121年,赵破奴升任鹰击将军,随军攻打匈奴右地(今甘肃西部、祁连山一带),斩杀匈奴速吸王,俘稽且王、右千骑将以及王子、王母等三千多人,战后被封为骠候。
赵破奴
前109年,因楼兰攻劫汉朝使节,梗阻丝路,汉武帝派赵破奴率军数万人攻破姑师,俘虏楼兰王,赵破奴因功受封为浞野侯。
前91年,赵破奴受到巫蛊之乱的牵连,全家被灭族。
赵充国是甘肃天水人,前99年,赵充国以假司马的身份跟随贰师将军李广利出兵匈奴,不料汉军被包围,赵充国率领100多名壮士突围陷阵,此战赵充国全身受伤20余处,李广利将此事报告给汉武帝后,汉武帝亲自接见了赵充国并升他为中郎。
汉昭帝时,赵充国先是以大将军护军都尉的身份平定了氐族人的反叛,后又带兵攻打匈奴,俘获匈奴的西祁王,因功升任后将军。
赵充国
前74年,赵充国参与了霍光废刘贺立刘询为帝的时间,刘询即位后,赵充国被封为营平侯。神爵元年(前61年),赵充国用计平定羌人叛乱,而后建议开展屯田。致仕后,汉宣帝还时常征询他的意见。
前52年,赵充国病逝,享年86岁,次年宣帝将11位功臣的画像悬挂于麒麟阁,赵充国位列第四位。
赵云,常山真定人,三国时期蜀汉名将。赵云早年曾在公孙瓒手下任职,期间结识了刘备。建安五年(200年),赵云投奔了刘备,此后便一直追随刘备。
赵云
赵云先后参加过博望坡之战、长坂坡之战、江南平定战,独自指挥过入川之战、汉水之战、箕谷之战,都取得了非常好的战果。除了四处征战,赵云还先后以偏将军任桂阳太守,以留营司马留守公安,以翊军将军督江州。
建兴七年(229年),赵云病逝,景耀四年(261年)被追谥为“顺平侯”。演义中赵云在长坂坡七进七出,与关羽、张飞、马超、黄忠并列五虎上将。
赵匡胤是宋朝的开国之君,虽然是皇帝,但是在当皇帝之前他是一名武将。后汉时期,赵匡胤投奔到枢密使郭威帐下,开始南征北战。
柴荣即位后,赵匡胤参加了攻打北汉和南唐的战役,柴荣病重时,赵匡胤升为殿前都点检,成为禁军最高统帅。
赵匡胤
公元960年,赵匡胤在陈桥驿发动兵变,黄袍加身,建立了大宋王朝。赵匡胤在位期间,依据宰相赵普“先南后北、先易后难”的策略,先后灭亡荆南、武平、后蜀、南汉及南唐等南方割据政权,完成了全国大部的统一。通过两次“杯酒释兵权”,罢去禁军将领及地方藩镇的兵权,加强中央集权,解决了自唐朝中叶以来地方节度使拥兵自擅的局面。
公元975年,赵匡胤去世,终年50岁。
赵方,南宋名将,是一位文武双全的将领。赵方早年随理学家张栻学习,淳熙八年(1181年)考中进士,历任蒲圻县尉、知青阳县、知随州等职。宋金议和后,各地武备松弛,只有赵方招兵择将,积极备战。
赵方
嘉定十年(1217年),金国大将完颜赛不率领10万大军南下侵宋,赵方诱敌深入,斩杀万余人,金兵不甘失败,再次攻打枣阳,赵方不与敌军正面交战,而是奔袭敌人的后方,焚毁物资、粮草,金军大败而逃。
嘉定十四年(1221年),赵方逝世。累赠太师,谥号“忠肃”。赵方帅边十年,以战为守,使京西一境免遭金人蹂躏。金人不敢犯边,呼其为“赵爷爷”。《宋史》称其“许国之忠,应变之略,隐然有尊俎折冲之风”。
赵葵是赵方的次子,与他的父亲一样,赵葵也是一位文武双全的将领。他早年随父抗金,与金军战于枣阳、邓州、蕲州等地,以功授承务郎、知枣阳军。
1229年,李全率兵南下侵略江浙一带,被赵葵击败,狼狈而逃。1231年,李全再次南下,赵葵设下埋伏,在战场上斩杀了李全。战后,朝廷论功,升授赵葵为福州观察使、左骁卫上将军,但赵葵坚辞不受。
赵葵
端平元年(1234年),赵葵任京西、河北路制置使等职,后出师北伐,收复三京,旋即大败于蒙古。淳祐九年(1249年),授光禄大夫、右相兼枢密使,赵葵坚辞相位。
咸淳二年(1266年),赵葵病逝于小孤山舟中,年八十一,朝廷追赠他为太傅,谥号“忠靖”。《宋史》评价他“朝廷倚之,如长城之势。”
赵良栋是宁夏银川人,清朝名将,河西四汉将之一。
顺治十三年(1656年),赵良栋跟随洪承畴征讨云南、贵州,授督标中军副将。康熙四年(1665年)因父亲去世回乡守孝。康熙八年,赵良栋复出担任大同总兵。
1673年,吴三桂起兵反叛,江南各地纷纷响应,清朝在短时间内就失去了南方大部分领土。陕西提督王辅臣在西北响应,关中地区的八旗兵不堪一击,赵良栋等河西四将奋勇拼杀,打败了王辅臣。
赵良栋
打败王辅臣后,赵良栋等人率兵南下汉中、四川,攻打吴三桂的后方。昆明之战,赵良栋取代彰泰,担任前线主帅,吴世璠战败自焚而死。然而赵良栋跟八旗将领不和,对图海隐瞒他战功的做法意见很大,康熙又偏袒旗人,赵良栋干脆辞职回家。
康熙三十六年(1697年),赵良栋病逝,终年77岁,当时康熙正在征讨准噶尔,命皇长子允禔参加葬礼,赐谥襄忠。
2024-11-13 06:05:31
2024-11-13 06:03:16
2024-11-13 06:01:02
2024-11-13 05:58:47
2024-11-13 05:56:32
2024-11-13 05:54:17
2024-11-13 05:52:02
2024-11-08 06:30:22
2024-11-08 06:28:07
2024-11-08 06:25:53
2024-11-08 06:23:38
2024-11-08 06:21:24
2024-11-08 06:19:09
2024-11-08 06:16:54
2024-11-08 06:14:39
2024-11-08 06:12:25
2024-11-08 06:10:10
2024-10-28 23:38:44
2024-10-28 23:36:29
2024-10-28 23:34: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