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渊源,为什么说南海是中国的
2024-11-08 06:16:54
历史上的今天|阿炳逝世,其成名作《二泉映月》享誉海内外
1950年12月4日,阿炳病逝,享年57岁。他创作的《二泉映月》想必很多读者都听过,这首二胡乐曲展现了深邃的意境和二胡民间独特的演奏技巧,同时折射出民间艺人阿炳那种心酸困苦的人生感悟,阿炳的这首经典二胡乐曲曾获“20世纪华人音乐经典作品奖”,是民间艺术的瑰宝,笔者今天也为大家讲述一下这位民间艺人的传奇而心酸的一生。
阿炳资料图
阿炳,本名华彦钧,1893年出生在江苏省无锡市,其幼年丧母,他的父亲华清和是雷尊殿当家道士,阿炳能走上音乐这条道路离不开他父亲的影响,因为华清和精通道教音乐,会的民间乐器也非常多,所以小时候的阿炳在父亲的指点下能掌握多种乐器,如二胡、笛子、琵琶等。
1918年,父亲华清和去世后,阿炳继承了父亲的位置,当上了雷尊殿的当家道士,按理说日子过得也不错,但是后来年轻的阿炳没有抵挡住社会上的一些诱惑,沾染了吸食鸦片的恶习,除了吸鸦片阿炳还吃喝嫖赌,这些恶习让他变得十分颓靡,也让阿炳的人生轨迹发生转变,在其34岁的时候因梅毒导致双目失明,生活也是极度困苦,因为眼疾没有了劳动能力,阿炳迫不得已走上了街头开始卖艺为生。
虽然阿炳在生活上很心酸,但他依旧保持着人格尊严,他从不装可怜向路人讨钱,穿着上虽然破旧但尽可能地保持着整洁,似乎还有一丝当年在雷尊殿当家道士的影子。《圣经》说:“当上帝关了这扇门,一定会为你打开另一扇门。生活上的困苦为阿炳的音乐提供了很多创作灵感,他把这些心酸与人生的思考用音乐表现了出来。而《二泉映月》就是阿炳音乐作品中的代表,这是阿炳生前留下的三首二胡作品中的代表作。这首曲子的发掘者有中央音乐学院的杨荫浏教授和南京师范大学音乐系黎松寿教授,据资料记载黎松寿其实与阿炳很早就认识了,阿炳是黎先生的邻居,黎松寿小时候曾多次被阿炳指点过拉二胡,所以当年黎松寿在南京古林寺国立音乐学院进修的时候,偶然拉了一段《二泉映月》中的主旋律,引起了杨荫浏和储师竹的注意,正好他们当时在搜集和拯救一些优秀的民间音乐作品,所以听到如此优美的旋律决定前往无锡记录整理阿炳的作品。1950年暑期,杨荫浏教授等人专程到无锡为民间艺人阿炳录制《二泉映月》《听松》《寒春风曲》3首二胡曲和《大浪淘沙》《龙船》《昭君出塞》3首琵琶曲。
这次录音没多久,阿炳就在1950年12月4日病逝。阿炳的《二泉映月》被推出后获得了巨大的成功,1985年,此曲在美国被灌成唱片,并在流行全美的十一首中国乐曲中名列榜首。著名指挥家小泽征尔在听过《二泉映月》后,曾感慨道:"这种音乐只能跪下来听。"可见《二泉映月》的感染力是多么强。
文末,让我们缅怀这位饱经沧桑的民间音乐家,正如著名音乐学家乔建中说所说的那样:“艺术要不得一点浮躁,阿炳艺术成就的萃成,有他丰富的人生阅历,有深入民间的体会体察,更有传统艺术的深厚浸润,所以研究阿炳“苦难”的成功才显得特别有意义,对现在的艺术人是一种启发。”
参考文献:
《试述阿炳<二泉映月>的创作与演奏》王寒
《华彦钧简介》中国音乐学网
文/袁立聪 审/任慧
2024-11-08 06:16:54
2024-11-08 06:14:39
2024-11-08 06:12:25
2024-11-08 06:10:10
2024-10-28 23:38:44
2024-10-28 23:36:29
2024-10-28 23:34:14
2024-10-28 23:32:00
2024-10-28 23:29:45
2024-10-28 23:27:30
2024-10-28 23:25:16
2024-10-28 23:23:01
2024-10-28 23:20:46
2024-10-28 11:31:27
2024-10-28 11:29:12
2024-10-28 11:26:57
2024-10-28 11:24:42
2024-10-28 11:22:27
2024-10-28 11:20:12
2024-10-28 11:17: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