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当年的雾霾也曾爆表
2024-09-15 03:15:49
家长举报清明上河图与锄禾日当午,要求移出课本,网友:太玻璃心
近日,关于家长举报课本内容的事情受到大家关注,原来,有家长认为语文课本当中的清明上河图与锄禾日当午这两句内容,由于内容低俗,有碍孩子的健康成长,不适合学生阅读,因此建议移出课本。鉴于此种情况,有网友指出:太玻璃心!
在这些家长看来,清明上河图与张择端的名画没有半点关系,当然,他们可能也不知道张择端是谁,他到底画了哪些画,有哪些画很出名。他们所关注的,只是结合自身的学识,只限于句子本身,而展开丰富的想象,用天马行空来形容其想象力也不足为过、不足为奇。
在这些家长的理解里,清明与河图是两个人名,他们二人之间的关系就好比情侣关系,在谈恋爱,而上则为动词,用来连接清明与河图这两人之间的亲密关系。由于孩子学习清明上河图的时候年纪还不是很大,所以这些家长就出于这样一种考虑,建议将其移出课本,这样就不会对孩子的健康成长有所影响了。
不过需要阐明的是,课本当中的清明上河图,其本意并非家长所理解的那样,清明上河图是一幅名画,描述了北宋时期的都市生活,其精湛的技艺令读者喜爱。
想必念过小学的人,或者说小学学历以上的人,应该都知道或者说听说过锄禾日当午这句话。
锄禾日当午出自李绅的《悯农》,是诗人李绅在年轻的时候看见在田间劳作的农民的辛苦,想到太阳的炽烈,因此心生同情之心,感慨餐桌上一饭一粒的不容易,号召我们要节约粮食,不要浪费。
虽然李绅后期功成名就之后,距离自己的初心越来越远,成为了一名贪官,但是他的改变,并没有改变这首诗的本来之意。
当然,举报的这些家长是不知道这首诗还有这样一层历史渊源的,与清明上河图一样,这些家长是如此理解锄禾日当午这句话的:在这些家长看来,锄禾是一个人的人名,而当午也是一个人的人名,至于这句诗当中的上字,则是用来连接锄禾与当午这两个人的,其目的是为了这两个人关系更亲近。
鉴于此种情况,家长就认为不合适了,这样的内容是不适合作为孩子学习的课本的。将其移出课本,才是明智之举。
只是这些家长不知道的是,正是《悯农》这首古诗,才在潜移默化当中影响了孩子,使其养成了勤俭节约的好习惯。
不可否认,家长监督课本的内容,防止不好的内容出现在课本当中,影响孩子的成长。但是监督需要结合实际,需要群策群力,善于学习,多加听取他人的意见。而不是一意孤行,单纯借助自身的眼界,就草率做出判定,认为这个内容不适合,那个内容不适合。
如果每个家长内心都是这样的想法,都采用这样的监督方式,那么试问,最终留在课本当中的都是怎样的内容呢?那样的内容真的适合孩子学习吗?真的对孩子的成长有所帮助吗?或许还要在这里打一个问号。
2024-09-15 03:15:49
2024-09-15 03:13:43
2024-09-15 03:11:36
2024-09-15 03:09:29
2024-09-15 03:07:22
2024-09-15 03:05:15
2024-09-15 03:03:08
2024-09-15 03:01:01
2024-09-15 02:58:54
2024-09-15 02:56:47
2024-09-15 02:54:40
2024-09-15 02:52:34
2024-09-15 02:50:27
2024-09-15 02:48:20
2024-09-15 02:46:13
2024-09-15 02:44:05
2024-09-15 02:41:58
2024-09-15 02:39:51
2024-09-15 02:37:44
2024-09-15 02:35: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