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种“损”女人的技巧,让女生爱你入骨,学会合理打击女人!
2024-12-25 19:13:16
核战争爆发的几秒钟之后,世界会发生什么?丨凤凰聚焦
10月的比利时低地,一望无际的绿草渐渐变黄,静待凛冬到来。
10月17日,北约举行“坚定正午”的核演习行动,连同可携带核弹头的B52轰炸机在内,60多架飞机和多个北约部队即将打破这片土地的宁静。而这次演习的假想敌便是1000多公里外的俄罗斯。
10月初欧美首脑相继发表了各自的核战叙事,为这次演习做足铺垫。10月6日,美国总统拜登发表核末日言论。同一天,乌克兰总统泽连斯基开腔呼吁北约应“先发制人”。
西方一连串的言论和北约核威慑演习源于其对俄核实力的恐惧。9月21日,俄罗斯总统普京在战争动员讲话中提到俄军将使用“所有武器装备”。随后俄军“别尔哥罗德”号核潜艇被发现在北极海域游弋,军事专家分析俄罗斯将测试号称“末日武器”的“海神”超级核鱼雷。10月1日,车臣领导人卡德洛夫在网上发文称:“俄军应该采取更严厉的措施,及使用低当量核武器。”
1
核武器分为战术级核武和战略级核武,其中的战略级核武器是用于大规模破坏敌方城市的大当量长射程核武器;而战术级核武则主要用于直接支持陆、海、空战场作战,属于低当量和近射程打击敌方的核武器。
技术发展至今,尽管是战术型低当量核武,威力也已经跟美国在日本投下的原子弹相当。
常规战斗中如果一方决定使用战术核武,譬如在200米空中引爆一枚1000吨TNT当量的中子弹,那么离爆心800米范围内的坦克乘员立刻会昏迷,失去战斗力,并因为核辐射而在10天左右死亡。
基辅火车站除了日常客运,还是战时货物枢纽。苏联在乌克兰境内构建的发达铁路网在这次俄乌战争中大派用场。冲突爆发的200多天以来,乌克兰持续接收北约援助的各类作战武器,其中包括342台主战坦克、800余台步兵战车和装甲运输车、280余门火炮以及12门远程火箭炮。铁路运输就是运送这些武器装备到作战前线的主要途径之一,因此乌军一直严防死守铁路沿线,俄军一般空袭收效甚微。
战术核武器对铁路运输的破坏力远超普通空袭。一枚300吨TNT的小当量核武器在距离地面火车站30米的空中爆炸时会释放冲击波,之后冲击波以热辐射形式散发的高温伴随大量电离辐射,会对区域内的所有建筑群和人造设施造成毁灭性打击。而爆炸后的火球圈覆盖面积也将达到近4500平方米。
乌克兰东部辽阔的平原为大规模的坦克战提供了绝佳的地形条件。而乌军的机动灵活战术结合美国的GPS卫星定位系统加持,让乌克兰在信息战方面占尽优势。对于俄军的打击战略来说,战术性核武器的使用在此时就可以发挥极大作用。
据美国情报部门推测,俄罗斯的战术核武大概在1000-2000枚之间,数量上能与美国分庭抗礼。尤其在低当量核武投放能力上,俄军占有一定优势。
时事评论员 李炜:
“俄罗斯有1800多枚,它的投放是4个军种来投放,第一是空军飞机投放;第二是海军可以用导弹发射;第三就是陆军;第四就是空天军。”
俄罗斯的海军实力同样强大,其中的黑海舰队和北方舰队便可承担起核潜艇打击任务。但是博斯普鲁斯海峡难以通过,一旦开启战争,难以从其他地方获得支援。
俄军一旦决定投放小规模战术核武,势必倒逼美国大力加码援助乌军,甚至不排除直接参战。
时事评论员 李炜:
“美国已经有一个退役的将军说了一句话,如果俄罗斯胆敢向乌克兰军队投放战术核武器的话,俄罗斯在乌克兰的军人一个都别想活着回去。”
目前,美军在波兰、罗马尼亚等欧洲国家均有核武器军事基地部署,一旦开战,美国时速最快的波音F-15战斗机从任意一国起飞,在20分钟之内便可抵达乌克兰战场。
在陆军投放方面,北约援助缺乏。目前尽管基辅多次要求,乌军始终没有得到美国300公里射程的陆军战术飞弹系统。因为300公里的射程可让炮火直接覆盖俄罗斯的沃罗涅日等重要城市,进而波及100多万俄罗斯人口,因此使得美国始终不敢松口。可是,一旦俄罗斯决定使用战术核武器,不排除乌军获得中近程战术导弹的可能性。
时事评论员 李炜:
“现在美国连超过80公里的火箭弹都不卖给乌克兰,你只能发80公里以内的,300公里的我不给你,那不是引火烧身吗?”
俄美两国的默契使得拜登始终没有越过普京画出的“红线”。尽管美国具备和俄罗斯正面开展核战争的能力,但也有可能因为政治舆论因素考虑其他作战选项。
复旦大学国际问题研究院 军备控制与地区安全研究项目主任 沈丁立:
“如果美国第一波把俄罗斯的GPS给打掉,俄罗斯就会瞬间失去它军力的倍增器,美国最厉害的就让你一个导弹都发不出。”
假如核战不可避免地在乌克兰爆发,基辅地铁则是极少数能勉强抵御核袭击的地下掩体。基辅地铁在苏联时期设计建造,除了为防空预留了准备外,也有防核袭击的考虑,但仍不足以有效应对强烈的核辐射。
中国国际问题研究院 美国研究所研究员 滕建群:
“不管是核辐射、核沉降,还有冲击波等这种伤害,它是方方面面的,即使是在限制在比较狭小的范围当中,所以现在不要认为低当量的或者是战术核武器就可以使用,尽管现在门槛一再降低,但是它毕竟也是核武器。”
基辅市区军用民用设施交叉分布,一旦遭战术核武器炸中,后果将不堪设想。核能量如此令人恐惧,危害如此深远,哪怕任何一方只尝试小小一枚,带来的也必然不是任何一方的胜利,而是所有人无穷尽的灾难。
2
1981年3月,唐宁街十号中的英国首相撒切尔夫人焦急难耐。窗外,英伦三岛空袭警报此起彼伏。欧洲平原上,潮水般涌来的华约军队已经撕裂北约防线。撒切尔夫人办公桌上摆着一份盟军最高司令部的指示,要求英军发起核攻击。伦敦街头,民众争先恐后出逃,政府将藏于伦敦的重要艺术珍品转移至爱丁堡。此时,心情复杂的撒切尔夫人按下了手中的核按钮。
万幸,上述的情景只是推演。为了应对核袭击,在冷战期间英国做了详细的《战争计划书》,并定期进行核战推演,以确保在核战真的爆发后英伦三岛尚能生存。
时事评论员 李炜:
“应对核战争主要是两部分,原则上就是矛和盾的关系,盾牌是防御,长矛是进攻,任何一个核大国都是在这两个方面做工作。”
在假设当时苏联随时都可能动用核武打击的情况下,冷战期间几乎每个北约国家都出台了核战应对计划,以保证国民的安全。冷战结束后,这些针对苏联的核战应急计划逐步公诸于世。
复旦大学国际问题研究院 军备控制与地区安全研究项目主任 沈丁立:
“白宫下面地道可以通到国会山,国会还有参议院众院都在国会山,下面都有地道的有小火车。真的发生了战争第一时间他们就躲到地道里,里边有氧气制造机,而且有非常坚固的金属门,使得再强大的核武器冲击波都不能破坏金属门。”
谁料到,时隔三十多年,欧盟为应对可能发生的战略核武攻击,再次制定了应急方案“救援计划”。战略核武是指用于军事战略计划中的核武器,用于攻击远离战场的军事基地、指挥中心、国防工业基地等战略目标。目前,全世界共有美俄中英法五个“核武器拥有国”。
时事评论员 李炜:
“炸完以后是不是这个国家就垮了?不是,是这个国家的人心垮了,所以美国扔了两个核原子弹以后,整个日本人的人心垮了。原子弹等战略武器是打人心的。”
“救援计划”获批准一个多月后,俄罗斯时事专家公开表示一颗核弹就能够核平英伦三岛。英法两国虽然是五个核武器拥有国之一,但是两国国土狭小,核弹头总数相加也不及美俄其中一国数量的十分之一。
美俄是核武大国。俄罗斯有6500枚核弹头,美国则有6185枚,当中大约1750枚处于实战部署状态。虽然总数略逊俄罗斯位居第二,但美国却被称为“全球最大的核威胁来源”。
时事评论员 李炜:
“核武器的使用原则我们中国一直是说永远不首先使用核武器,至今为止美国从来没有松这个口,美国是‘我要首先使用核武器。’”
美国有军事博主认为俄罗斯的核武设施将首当其冲遭受炮火的攻击,只要有一方发射核弹,全面核战就此爆发,整个欧洲将成为第一轮冲突的战场。短短45分钟内,北约基地和部队被全面摧毁,俄罗斯核力量也遭受重创,伤亡人数更是达340万。
随着双方核战再升级,美俄及北约各国各自瞄准对方人口密集区发射核武,仅仅五个小时后就会有超过9千万人伤亡,而这才只是开始。
复旦大学国际问题研究院 军备控制与地区安全研究项目主任 沈丁立:
“放射性尘埃遮云蔽日,半年、一年放射性可能都不掉下来,它是颗粒,随风飘扬。”
俄乌战争引发的核威胁阴霾笼罩之际,到底谁会率先挑动核战争?美国普林斯顿大学科学与全球安全研究团队发布了一份核战模拟报告。在这场全面核战中,美国是首先发射核弹的国家。模拟核战爆发后第一时间,大量布置在美国本土落基山脉和中西部山地深处的核弹将会射向俄罗斯。随后,分布在阿拉斯加陆地和大西洋、太平洋海底的核潜艇,也相继发射出核弹。
为了策应美国的核弹攻势,相当数量的核弹头还将从北约成员国的领土上发射,目标同样对准俄罗斯。虽然北约多数成员国都不具备核武器,但通过与美国的核共享计划,它们成为了美国发动核攻击的前置阵地。
模拟核战爆发数分钟后,核弹飞临俄罗斯的莫斯科、圣彼得堡、新西伯利亚、摩尔曼斯克等大城市和工业中心。俄罗斯迅速反应,对美国进行核反击。
国土面积全球第一的俄罗斯战略纵深庞大,铁路建设发达。凭借这一地理优势,俄罗斯研制出一种导弹列车,装载着洲际核导弹,可以在俄罗斯绵延数千公里的铁路网中穿行。
俄罗斯还装备了名为“波塞冬”的核鱼雷,号称“末日鱼雷”,可携带一个百万吨TNT当量的核弹头。普通潜艇只要下潜到300米,要寻找它的踪迹就相当困难,而“末日鱼雷”最深可下潜到洋底1000米,几乎摆脱了任何监测技术,来无影去无踪,威慑力极强。
就在10月5日,俄罗斯别尔哥罗德核潜艇被探测到离港下潜,西方媒体分析俄军极有可能在测试这种“末日鱼雷”。假如俄罗斯从北极发射这种“末日鱼雷”,它可以神不知鬼不觉地来到美国东岸或者西岸近海。
俄罗斯对美国进行核反击之后,整个地球都将陷入长时间高烈度的核辐射之中,灭顶之灾不分你我,将落到每个人头上。为避免全人类走到这惨烈一步,国际社会都期望俄乌冲突能像1962年古巴导弹危机一样,最终以和平方式落下帷幕。
时事评论员 何亮亮:
“我觉得当时的两个领袖他们都是在最后的关头,双方都让步这点很重要,单方面让步是不行的。古巴导弹危机的顺利和平的解决至今给我们一个很好的启示——拥有核武器的大国的领导人,在最关键的时刻必须要妥协,才能够保证世界和平。”
制片人:柯仲平
编导:岳梦颖 刘春雅 张德明
编辑:丁筱
2024-12-25 19:13:16
2024-12-25 19:11:14
2024-12-25 19:09:11
2024-12-25 19:07:09
2024-12-25 19:05:07
2024-12-25 19:03:05
2024-12-25 19:01:02
2024-12-25 18:59:00
2024-12-25 18:56:58
2024-12-25 18:54:55
2024-12-25 18:52:53
2024-12-25 18:50:51
2024-12-25 18:48:48
2024-12-25 18:46:46
2024-12-25 18:44:44
2024-12-25 18:42:42
2024-12-25 18:40:39
2024-12-25 18:38:37
2024-12-25 18:36:35
2024-12-25 18:34: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