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呼格案”主办人腐败案结案:贪近4000万,被判18年
2024-09-14 19:07:01
塔吉克斯坦:中亚特贫国,内战打废自己,为发展主动归还我国领土
在漫长的历史长河里,塔吉克斯坦数次在异族统治下沉浮。
俄国殖民与苏联工业化曾一度让这片土地焕发出勃勃生机,却也深深扭曲了传统的伊斯兰文化;苏联解体后,独立的喜悦很快就被内战的阴云笼罩。
浴血奋战几年后的和平,也无法弥补这个崭新国家遭受的创伤。
为了从废墟中重生,塔吉克斯坦政府做出一项惊人举措——主动放弃与中国存在争议的边境领土,以换取后者提供的援助与合作,一时间,遥远的高山国就此走进中国人的视野。
在互惠互利的中塔关系中,这个丝路古国能否重拾昔日荣光?让我们来逐一分解其间的种种迷局。
塔吉克斯坦,被称为“屋脊之国”,地处帕米尔高原,平均海拔4000米,是全球海拔最高的国家之一。
它位居中亚山脉的心脏地带,连接着东方与西方的交通要道,自古就是丝绸之路的纽带和中转站。
在这里,我们必须首先提起古老的粟特文明。
公元前6世纪,粟特人定居在细长的锡尔河流域,建立起一个高度发达的城市文明。
他们延续了两河流域传统的灌溉农业,并且还善于锻造武器与金属器皿。
在粟特人的聚居地布哈拉,已经拥有下水道系统与宏大皇宫,被认为是当时世界上最先进的都市之一。
6世纪时,崛起的波斯帝国终于征服了粟特城邦联盟,将这里完全纳入自己的版图。
不过,波斯人并没有改变这片土地的语言与习俗,粟特文化得以在一定程度上保存下来。
可以说,中亚的伊斯兰化就是从此时开始的。
9世纪后期,信奉伊斯兰教的阿拉伯人也乘着征服的东风来到这片土地,将波斯与粟特文化重新融合改造,逐渐形成独特的中亚伊斯兰文化圈。
作为布哈拉等古城的托管者,他们建立起巍峨的清真寺与圆顶建筑,将科学文化传播到周边地区。
数个世纪后,蒙古高原上传来铁骑奔腾的声音。
1219年,成吉思汗征服布哈拉,将中亚纳入蒙古帝国的版图。
13世纪到14世纪,布哈拉成为帝国西部汗国的政治中心。
蒙古统治者信奉萨满教与佛教,但并没有禁止布哈拉的伊斯兰文化传播,只是收取丰厚的赋税。
蒙古社会融汇多种文化,使得丝绸之路重新兴盛,这里不仅是帝国经济命脉,也传播着中国科技和阿拉伯伊斯兰知识。
直到帖木儿割据中亚,建都撒马尔罕,并对抗金帐汗国的势力。
14世纪末期,帖木儿帝国统一中亚河中地区,成为当时最强大的伊斯兰帝国。
19世纪上半期,沙皇俄国穿越南疆进入中亚,征服混战连连的帖木儿后裔,将中亚、高加索诸国纳入版图。
在茫茫大地上,辽阔的俄罗斯帝国横跨欧亚两洲,最终崛起成为世界的巨无霸。
1917年,俄国爆发十月革命,布尔什维克夺取政权。
在随后数年的内战中,红军终于战胜白军和干涉军,建立起世界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苏维埃俄国。
1924年,斯大林接替列宁成为苏联最高领导人。
在其领导下,划分中亚地区,建立起乌兹别克、土库曼、塔吉克等苏维埃加盟共和国,这标志着长达70年的社会主义时代在中亚拉开序幕。
作为一个落后的农业省份,塔吉克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开始了工业化的历程。
在五年计划的推动下,纺织、食品加工、机械制造业快速崛起,大批国营工厂建立起来。
同时,积极发展水电站、棉田灌溉系统等基础设施建设。
城市人口数量激增,传统农村面貌逐渐消失,在强大政治动员下,社会主义的大生产运动取得显著成效。
到80年代后期,塔吉克已经初具现代工业体系,人民生活水平较以往有了极大提高。
当时不少人深受社会主义理想主义的熏陶和教育,对未来充满憧憬。
然而,高压政治运动和意识形态管控的同时,也扼杀了人民的创造力与活力。
苏联政府严厉打击宗教信仰,以无神论替代一切传统价值观念,这无疑引起广大群众的强烈不满。
不少普通民众始终对伊斯兰文化怀有热忱,把它视为民族认同与精神寄托。
1985年戈尔巴乔夫上台后,改革的政策逐步推行,随着政治环境的宽松,各加盟国的民族主义倾向和独立诉求也开始抬头。
到1991年8月底,经济动荡和政治危机的苏联最终解体,15个加盟共和国纷纷宣布脱离莫斯科的控制,建立独立国家。
塔吉克斯坦在1991年9月9日宣告独立,当时人们沉醉在庆祝活动中,满怀对美好未来的憧憬与期待。
然而,和平的喜悦很快就消失殆尽。
由于各种历史遗留问题和复杂因素的叠加,这里很快爆发了一场规模空前的内战,其残酷程度和持续时间,都超过了人们的想象。
内战的导火索在南部地区,1992年初,以伊斯兰复兴党为首的反政府武装在库利亚布州集结,很快便取得一系列胜利。
到1993年,他们已经完全控制东南部广大区域。
与此同时,隐藏在阿富汗的塔吉克族武装分子也趁机返回国内,参与这场政治与意识形态的博弈。
在反对派的旗帜下,他们以建立伊斯兰政教合一的神权国家为号召,鼓动群众进行“圣战”。
在短短数月内,反对派的势力已如滚雪球般迅猛膨胀。
他们很快向首都杜尚别和北部地区发起猛攻,与政府军展开激烈战斗,导致大量平民伤亡。
在反对派的武力威胁下,中央政府被迫多次改组,权力交替频繁。
这场规模空前的国土混战,持续了5年之久。
在俄罗斯、乌兹别克斯坦等国的调停下,各方才最终在1997年签署和平协定,宣告停火。
但那时的塔吉克斯坦,已经是一片废墟。
这场据信导致10多万人死亡的内战,使这个新生国家元气大伤,经济命脉几近崩溃。
内战期间,100多万难民逃离家园,前往邻国避难。
由于政府机构瘫痪,国内道路损毁、通讯中断、医疗用品极度短缺,法治崩塌的环境下,抢劫、绑架等犯罪活动也屡见不鲜。
许多普通老百姓在水深火热中挣扎求生,只能依靠救济度日。
面对动荡不堪的环境和绝望的底层民众,拉赫蒙政府制定经济改革计划,解决国家面临的种种难题。
首先,政府着手处理因战争导致的难民问题。
数十万逃难者开始陆续返回家乡,政府则尽力提供补贴与救济,帮助他们重新安顿下来。
与此同时加大基础设施建设,以修复道路系统、通讯网络等符合现代需求。
此外,拉赫蒙还着手推进市场化改革,鼓励私营企业发展,吸引外资进入,促进经济结构多元化。
这有助于塔吉克斯坦摆脱对苏联援助的依赖,实现自身的经济增长。
在稳固国内经济的同时,塔吉克斯坦也在积极处理外交争端,争取国际社会的理解与支持。
其中最重要的,就是与中国存在的边境纠纷。
帕米尔高原拥有丰富矿产资源,自古就是中塔两国的领土纠葛点。
为获取援助发展经济,2002年,时任总统拉赫莫诺夫访华时正式确认,愿意放弃对部分边境土地的控制权。
2011年1月,塔吉克斯坦议会正式批准生效。
塔吉克斯坦主动放弃领土的善意举动,得到了中国的积极回应。
很快,涵盖政府大楼、医院、学校、道路、隧道等多个领域的一大批项目即刻上线,显著改善了当地基础设施建设,大量援助资金也是源源不断地调拨而来。
此外,中资企业还在东部地区投资建设了多个农业项目,引入先进设备与技术,提高种植业产值。
这不仅增加就业机会,也有助于塔吉克斯坦实现粮食的自给自足。
2013年“一带一路”倡议提出后,双边合作进入快车道。
中国加入世贸组织促使塔吉克斯坦的纺织服装出口大幅增长,带动轻工业发展。
中企也投资兴建了该国最大的化肥生产企业,帮助农业现代化。
在人文交流方面,中塔之间也越走越近:孔子学院的汉语课程深受民众欢迎,每年都有上万名塔吉克学生学习中文。
中国城市与塔吉克城市结为友好城市,开展文化教育交流活动,作家互访、电影放映也增进两国民众的相互了解。
在国际事务中,塔吉克斯坦也积极支持中国在台湾、西藏等问题上的核心利益,奉行一个中国政策。
这种平等互利的中塔战略伙伴关系,有力促成区域和平稳定,得到两国民众的普遍欢迎。
我们衷心期待,这片古老文明的故土能在中国等邻邦的鼎力支持下,逐步走向复兴与繁荣。
相信凭借中塔两国人民的共同努力,丝绸之路这条万里长路定会再现生机勃勃的景象!
参考资料
王举.塔吉克斯坦内战分析[D].兰州大学[2023-09-26].
阿利莫夫.塔吉克斯坦与中国:战略合作 共同发展[M].民族出版社,2015.
王举.《塔吉克斯坦内战分析》
何金科.《塔吉克斯坦“去俄罗斯化”进程分析》
2024-09-14 19:07:01
2024-09-14 19:04:54
2024-09-14 19:02:47
2024-09-14 19:00:40
2024-09-14 18:58:33
2024-09-14 18:56:26
2024-09-14 18:54:19
2024-09-14 18:52:12
2024-09-14 18:50:05
2024-09-14 18:47:58
2024-09-14 18:45:51
2024-09-14 18:43:44
2024-09-14 18:41:37
2024-09-14 18:39:30
2024-09-14 18:37:23
2024-09-14 18:35:16
2024-09-14 18:33:09
2024-09-14 18:31:02
2024-09-14 18:28:55
2024-09-14 18:26: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