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简称“黔”,为什么车牌号要用“贵”字而不用“黔”字
2024-11-07 07:41:14
黄梅名家忆宗师郑立松:王少舫是严凤英的良师益友
今年适逢黄梅戏一代宗师王少舫先生诞辰100周年,特择录著名黄梅戏史学家郑立松先生亲自撰写的文章《怀念王少舫》,郑立松先生是黄梅戏事业发展繁荣进程中关键性的人物之一。
严凤英比少舫小十岁,一直称少舫为大哥,(严凤英)虽然盛名于黄梅戏界,但毕竟不是科班出身,缺乏基本功。她通过与少舫配戏,得益颇多。在排《天仙配》过程中,少舫是得心应手完全放松,严凤英有时感到不完全到位,少舫总是耐心引导,甚至做动作示范。
机灵的严凤英一点就通,经过演出磨炼,最后达到最高境界。如二人合演《兰桥会》,是正规的生旦戏,上海戏曲界行家评价是有“大家风度”。
△《兰桥会》剧照,王少舫 严凤英合演
严凤英从心眼里敬佩这位老大哥。过去在胜利剧院与刘庆云、汪少云配戏,只要把自己角色演好就行了,谈不上配合默契。跟少舫配戏就大不相同了,觉得自己大有提高。
记得王、严二人到省团评工资时,王少舫月薪360元,严凤英月薪300元,王比严高,严认为合理公正。演出广告上王排在左边,严排在右边,严也欣然接受。
1986年5月29日,我出差到合肥,与黄山音像出版社谈妥到北京录制《天仙配》盒带后,就特意去看望王少舫。他热情地握着我的手,要我在他家住上两天。我俩相谈甚欢,谈黄梅戏的发展,回忆严凤英……
最后王少舫还提出,希望退休后与夫人到安庆定居,要我跟文化部门领导谈谈,由公家提供一个场地,他到安庆地区各剧团选拔几个好苗子,义务培养几个小生、老生演员,我表示一定能促成这个善举。
△王少舫与夫人雪寒梅合影
在他家待了一天我就匆匆回到安庆。谁知,这成了最后一面,7月19日我在北京农影厂录音棚内就听到少舫去世的消息。
王少舫一开始是京剧名角,30岁时正式离开转唱黄梅戏,一唱就是36年。他的大半生戏曲生涯在黄梅戏,他把京剧和他接触的剧种扬剧、评剧、越剧等艺术全部融化到黄梅戏中,不是硬搬、死套,而是天衣无缝地对接融合,大大地丰富了黄梅戏的演唱技巧。
2024-11-07 07:41:14
2024-11-07 07:39:11
2024-11-07 07:37:08
2024-11-07 07:35:06
2024-11-07 07:33:03
2024-11-07 07:31:00
2024-11-07 07:28:57
2024-11-07 07:26:54
2024-11-07 07:24:51
2024-11-07 07:22:48
2024-11-07 07:20:45
2024-11-07 07:18:43
2024-11-07 07:16:40
2024-11-07 07:14:37
2024-11-07 07:12:34
2024-11-07 07:10:31
2024-11-07 07:08:28
2024-11-07 07:06:25
2024-11-07 07:04:22
2024-11-07 07:02: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