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气炸锅有什么危害吗?起底四大隐患弊端
2024-09-26 01:53:41
《红楼梦》与洪昇诗的一些意象对比
作者:张彩华
关于《红楼梦》的作者,学界有较多争议,其中土默热红学自成一说,认为《红楼梦》是清初戏曲家洪昇初创的。关于这一说法,又是争议多多。这里笔者不想详细深入讨论这个问题,下面让我们结合洪昇的几首诗来看一看,《红楼梦》与洪昇到底有没有关系。如至少能引起一些思考,那就真是拙文之幸。
一、《重过虞氏水香居示季弟》
众所周知,《红楼梦》里有一个美轮美奂的大观园,在这个园子中,起初生活着一些快乐无忧、诗意浪漫的少男少女们。
那么洪昇年轻时有过园林生活吗?生活诗意、浪漫吗?回答是肯定的。请看洪昇的《重过虞氏水香居示季弟》诗:
其一
不到栖闲地,惊心四十秋。
园经三易主,壁少一诗留。
危石仍青障,荒祠改画楼。
槎枒两枯树,还映小池幽。
其二
少日山亭畔,常时竹马嬉。
琴尊偕弟妹,几杖奉尊慈。
一恸悲黄土,余生感素丝。
杖藜惟对汝,步步涕双垂。
这首诗是洪昇四十年后看到虞氏水香居而写下的。诗中说,他家有一个园子(即洪氏园。明末清初人吴任臣有《洪氏园》诗注云:“园在西溪,明尚书钟别业,今已易主,惟小丘尚存。”“钟”即洪昇先祖洪钟),现在已经三易其主了,变成了现在的虞氏水香居。洪昇对这个园子是很有感情的,他曾写有一诗记下了这一点。此诗名叫《和虞展园冬月》,其中的虞展园即现在的虞氏水香居主人。诗的全文为:“一片冬宵月,寒光彻骨清。河冰坚更白,山雪冻逾明。木疏杈枒影,虫收断续声。何人偏爱此,独立到三更。”诗的最后两句很清楚地表明了洪昇对这个园子的感情。
回到《重过虞氏水香居示季弟》这首诗上来。从《重过虞氏水香居示季弟》诗中我们可以看出,洪昇小时候与父母关系融洽,他也常与弟妹们嬉戏游玩,不亦乐乎。这些都与《红楼梦》中的一些有关的描写相吻合。
从《重过虞氏水香居示季弟》这首诗中我们还可知,园子中有山,有石,有一个石壁,壁上还有诗,园中还有水池与亭子。但在四十年后,这个园子三易其主,且已经荒废了,池边只有两棵枯树还在。令人惊异的是,《红楼梦》第十七回对大观园所作的介绍与此诗有诸多吻合之处,请看下列文字:
遂命开门,只见迎面一带翠嶂挡在前面。众清客都道:“好山,好山!”贾政道:“非此一山,一进来,园中所有之景悉入目中,则有何趣?”众人道:“极是。非胸中大有邱壑,焉想及此。”
说毕,命贾珍在前引导,自己扶了宝玉,逶迤进入山口。抬头忽见山上有镜面白石一块,正是迎面留题处。贾政回头笑道:“诸公请看,此处题以何名方妙?”众人听说,也有说该题“叠翠”二字,也有说该题“锦嶂”的,又有说“赛香炉”的,又有说“小终南”的,种种名色,不止几十个。原来众客心中早知贾政要试宝玉的功业进益如何,只将些俗套来敷衍。宝玉亦料定此意。贾政听了,便回头命宝玉拟来。宝玉道:“尝闻古人有云:‘编新不如述旧,刻古终胜雕今。’况此处并非主山正景,原无可题之处,不过是探景一进步耳。莫若直书‘曲径通幽处’这句旧诗在上,倒还大方气派。”
从上面所引《红楼梦》中的文字来看,大观园一进门有一山,山上迎面有一块石头,石头上有宝玉题写的诗句,这些都与《重过虞氏水香居示季弟》诗所描写的相一致。至于诗中提到园子中有一个水池与亭子,这不用多言,大观园中也有水池与亭子。
值得注意的是,《重过虞氏水香居示季弟》这首诗提到了两棵枯树,而在《红楼梦》第五回恰恰也提到了两棵枯木:
宝玉看了仍不解。便又掷了,再去取“正册”看,只见头一页上便画着两株枯木,木上悬着一围玉带;又有一堆雪,雪下一股金簪。
无论是“枯”字还是数量都表明,《红楼梦》中的两株枯木与《重过虞氏水香居示季弟》诗中的两棵枯树之间应有某种联系。
二、《忆桂》
在《红楼梦》中,不仅有上述文字与洪昇的诗相吻合,在《红楼梦》中,还有一些文字与洪昇的《忆桂》诗惊人地相吻合。请先看洪昇的《忆桂》诗:
池畔两株桂,年年开暮秋。
天香清鹤梦,花影乱鱼游。
剪伐归何处,婆娑忆未休。
惟余一拳石,似写小山幽。
该诗写的是秋天的景象,诗中写到山、石与水池,水池边有桂花树且是两棵,但现在已被人剪伐掉了,树下有阴,水池中有鱼且在游动,天空中有鹤,似乎还在做梦。诗中还写到石头会写字。
《忆桂》诗只有四十个字。从历史上来看,这首诗实在是没有什么名气,但从这首不出名的小诗我们可以看出,这首诗所描写的景物与大观园实在是相吻合的。让我们来看《红楼梦》第三十八回一开始的一段文字:
湘云次日便请贾母等赏桂花。贾母等都说道:“是他有兴头,须要扰他这雅兴。”至午,果然贾母带了王夫人凤姐兼请薛姨妈等进园来。贾母因问“那一处好?”王夫人道:“凭老太太爱在那一处,就在那一处。”凤姐道:“藕香榭已经摆下了,那山坡下两棵桂花开的又好,河里的水又碧清,坐在河当中亭子上岂不敞亮,看着水眼也清亮。”贾母听了,说:“这话很是。”说着,就引了众人往藕香榭来。原来这藕香榭盖在池中,四面有窗,左右有曲廊可通,亦是跨水接岸,后面又有曲折竹桥暗接。
上述文字写的也是秋天的景象,具体写的是大观园诸芳结社作诗的故事。文中写到,大观园里有山,山下有个池子,池子边有桂花且恰恰也是两棵,这些都与《忆桂》诗相吻合。
《忆桂》还写到池子中花影与游鱼,《红楼梦》第三十八回稍后的一段文字也写到花影,且水池中也有游鱼:
林黛玉因不大吃酒,又不吃螃蟹,自命人掇了一个绣墩倚栏杆坐着,拿着钓竿钓鱼。宝钗手里拿着一枝桂花玩了一回,俯在窗槛上掐了桂蕊掷向水面,引得游鱼浮上来唼喋。湘云出一回神,又让一回袭人等,又招呼山坡下的众人只管放量吃。探春和李纨、惜春立在垂柳阴中看鸥鹭。迎春又独在花阴下拿着花针穿茉莉花。
看到了吗?宝钗用桂花引得游鱼浮上来了,迎春则在花阴下穿茉莉花。
《忆桂》诗还写到了秋鹤。鹤是一种迁徙性动物,秋天要到南方来过冬。而大观园里秋天也有鹤,令人印象最深的就是,在《红楼梦》第七十六回中,湘云与黛玉在中秋节联诗,当湘云看到一只白鹤从池中飞起时,立即联出一句“寒塘渡鹤影”。这只白鹤就是秋天之鹤。
至于《忆桂》诗中还写到了梦,这不用多言,《红楼梦》写到了许多梦,“红楼梦”三个字本身就含有一个梦字。
《忆桂》诗还写到了石头,不仅如此,《忆桂》诗最后两句说石头会写作,而在《红楼梦》第一回中,石头不仅会说话,作者还借空空道人之口说石头会编写(故事):
空空道人遂向石头说道:“石兄,你这一段故事,据你自己说有些趣味,故编写在此,意欲问世传奇。据我看来,第一件,无朝代年纪可考;第二件,并无大贤大忠理朝廷治风俗的善政,其中只不过几个异样女子,或情或痴,或小才微善,亦无班姑、蔡女之德能。我纵抄去,恐世人不爱看呢。”
石头会说话这不奇怪,可理解为拟人,但进一步地说石头会写作,这就非常罕见了。
还有一点需要指出,上面所引的《重过虞氏水香居示季弟》诗中提到了两棵枯树。这两棵枯树为什么会枯?这在《忆桂》中得到了解释与印证,原来是被人剪伐掉了。由此可见,洪昇对这两棵枯树是多么地印象深刻与感怀至深。
从上述对比我们可以看出,《忆桂》这首40个字的小诗所写到的、很不易在一起的景物在《红楼梦》中都同时被一一地而又相对集中地写到了,《忆桂》诗中所写的环境简直就是大观园,《红楼梦》真的不能说是与洪昇完全无关的。
三、《蛱蝶篇》
在《红楼梦》中有一些长篇歌行,如黛玉的《葬花吟》《秋窗风雨夕》《桃花行》,宝玉的《姽婳词》等。洪昇也写有一些长篇歌行,《蛱蝶篇》是其中的一首。让我们来看此诗的全文:
江南三月春光暮,翩翩蛱蝶纷来去。
始见朝穿内苑花,还看暮绕中庭树。
朝朝暮暮各争飞,拂槛萦廊上舞衣。
百道游丝争上下,千条弱柳惜芳菲。
芳菲春色何时已,烟草连天千万里。
凄迷暮雨渡头飞,撩乱春风花外起。
红楼少妇怨阳春,蛱蝶飘扬点绣裀。
黄云归雁宁知妾,碧树流莺恼杀人。
此时必有深闺女,揽涕含颦羞不语。
人去长悲天一涯,别来不觉春如许。
可怜蛱蝶正纷纷,无那相思两地分。
妾身欲化山头石,妾梦空收雨后云。
相思相望愁无已,柳絮茫茫日暮起。
蛱蝶无情春又归,红颜憔悴为君死。
这首诗写的是江南的春光,诗中写到了花、蝴蝶与杨柳,写到了一个少妇思念丈夫并愿意为君憔悴而死等。这让我想到了《红楼梦》中的几个场景。
《蛱蝶篇》这首诗让我想到的《红楼梦》中的第一个场景是“宝钗扑蝶”。这个场景非常优美,无论是绘画还是影视作品,“宝钗扑蝶”都是不会缺少的题材:
(宝钗)刚要寻别的姊妹去,忽见前面一双玉色蝴蝶,大如团扇,一上一下迎风翩跹,十分有趣。宝钗意欲扑了来玩耍,遂向袖中取出扇子来,向草地下扑。只见那一双蝴蝶忽起忽落,来来往往,穿花度柳,将欲过河去了。倒引的宝钗蹑手蹑脚的,一直跟到池中滴翠亭上,香汗淋漓,娇喘细细。
上文引自《红楼梦》第二十七回。文中提到,一双蝴蝶穿花度柳,上下纷飞。值得注意的是,文中形容蝴蝶“大如团扇”。什么样的蝴蝶有这么大呢?这就是蛱蝶。蛱蝶属于蝴蝶中的中、大型类,最大的翅展可达9厘米,非常接近团扇的大小。《蛱蝶篇》写较大的蛱蝶,而《红楼梦》写蝴蝶“大如团扇”,这不能不让人产生联想。
《蛱蝶篇》还让我想到了《红楼梦》中的《葬花吟》(第二十七回):
花谢花飞花满天,红消香断有谁怜?
游丝软系飘春榭,落絮轻沾扑绣帘。
闺中女儿惜春暮,愁绪满怀无释处。
手把花锄出绣闺,忍踏落花来复去。
柳丝榆荚自芳菲,不管桃飘与李飞。
桃李明年能再发,明年闺中知有谁?
三月香巢已垒成,梁间燕子太无情!
明年花发虽可啄,却不道人去梁空巢也倾。
一年三百六十日,风刀霜剑严相逼。
明媚鲜妍能几时,一朝飘泊难寻觅。
花开易见落难寻,阶前闷杀葬花人。
独倚花锄泪暗洒,洒上空枝见血痕。
杜鹃无语正黄昏,荷锄归去掩重门。
青灯照壁人初睡,冷雨敲窗被未温。
怪奴底事倍伤神,半为怜春半恼春;
怜春忽至恼忽去,至又无言去不闻。
昨宵庭外悲歌发,知是花魂与鸟魂?
花魂鸟魂总难留,鸟自无言花自羞。
愿奴胁下生双翼,随花飞到天尽头。
天尽头,何处有香丘?
未若锦囊收艳骨,一抔净土掩风流。
质本洁来还洁去,强于污淖陷渠沟。
尔今死去侬收葬,未卜侬身何日丧?
侬今葬花人笑痴,他年葬侬知是谁?
试看春残花渐落,便是红颜老死时。
一朝春尽红颜老,花落人亡两不知!
经过把《蛱蝶篇》与《葬花吟》进行仔细的对比,我们可以发现:首先,它们都是长篇歌行;其次,两者写的都是暮春;第三,两者都写到了杨柳;第四,《葬花吟》写到燕子无情,而《蛱蝶篇》则写到蛱蝶无情;第五,两者都写到了死亡,《葬花吟》写道“一朝春尽红颜老,花落人亡两不知”,而《蛱蝶篇》则写道“蛱蝶无情春又归,红颜憔悴为君死”;最后,两者写的都是女子的惆怅、无奈之情。
最令人惊异的是,《蛱蝶篇》中出现了“红楼”与“梦”三个字:“红楼少妇怨阳春”“妾梦空收雨后云”。而小说《红楼梦》本名《石头记》,后来改成了《红楼梦》,不过《红楼梦》中还真有“红楼梦”三个字,在《红楼梦》第五回中,十二个舞女为贾宝玉所表演的词曲就叫《红楼梦》:
饮酒间,又有十二个舞女上来,请问演何词曲。警幻道:“就将新制《红楼梦》十二支演上来。”
从《蛱蝶篇》我们可以看出,洪昇心目中是有“红楼”与“梦”的意象的,而《红楼梦》中也有“红楼梦”三个字。如果《红楼梦》是由洪昇初创的,那么这两者之间应该有渊源关系。当然,在古人中也有其他一些人在诗文作品中写到“红楼梦”三个字的,但在洪昇的作品中出现“红楼”与“梦”三个字,这就不能不令人警觉了。
经过把《红楼梦》与所选择的洪昇的上述三首诗进行的对比,我们可以发现,两者的吻合度是令人惊异的。如果把《红楼梦》与洪昇的其他作品进行比较,那么我们也仍能发现一些吻合之处。这是非常令人深思的,《红楼梦》中有许多意象与素材来自洪昇的作品,这几乎是无可怀疑的。
2024-09-26 01:53:41
2024-09-26 01:51:25
2024-09-26 01:49:09
2024-09-26 01:46:53
2024-09-26 01:44:37
2024-09-26 01:42:21
2024-09-26 01:40:04
2024-09-26 01:37:48
2024-09-26 01:35:32
2024-09-26 01:33:16
2024-09-26 01:31:00
2024-09-26 01:28:44
2024-09-26 01:26:28
2024-09-26 01:24:11
2024-09-26 01:21:56
2024-09-26 01:19:40
2024-06-08 06:49:51
2024-06-08 06:47:38
2024-06-08 06:45:25
2024-06-08 06:43: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