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役足坛最优秀的5位门将,德赫亚位列第三,第一实至名归
2024-07-04 17:07:04
歼8试飞,他保全飞机到最后一刻!
用自己身体的极限来测试出飞机的极限,以保证之后飞行员们的安全。这群以身试险的人叫“试飞员”。他们为新型飞机的定型投产作出了巨大贡献!
1、愿望
飞上自己研制生产的先进作战飞机一直是滑俊的最大愿望。成为一名试飞员,滑俊深知自己肩上担子的分量。从1950年开始学习飞行,20多年里,他飞过螺旋桨飞机,也飞过喷气式飞机。
1980年12月开始装备我空军部队、依托国产力量研制生产的歼8I型高空高速歼击机,饱含着滑俊的心血和汗水。
当时,年近半百的滑俊,已是试飞团副团长,他本可以不用再飞,但他向党委递交了决心书——主动承担歼8试飞的任务。
2、险情
在一次后机身测温试飞中,歼8双发停车,失去动力的飞机迅速坠落。
两万米高空,飞机以接近声速的状态在飞行,突然间,机身开始强烈抖动,试飞员滑俊的视线开始摇晃,接着模糊,整个机舱也随之振动。
这一天,滑俊执行的试飞任务是将某新型歼击机保持在一个高度和速度的情况下,获得飞机极限加力1分钟的数据资料。
虽然曾经在试飞过程中也出现过高度危险的情况,但这一次是他从来没有遇到过的异常现象。
“当时我跟指挥员报告,最低限度有可能把飞机保存下来,人在不在都没什么关系”,滑俊回忆道。
3、保住飞机
千钧一发之际,滑俊首先想到的是保住飞机。一架飞机的研发成本巨大,一旦被“放弃”,所有的测试数据也会全部消失。每型战机列装前,都要完成1500至4000架次的飞行试验。尤其是试飞初期,高故障率更是不可避免。
滑俊很清楚:如此强烈的振动会使飞机的发动机和其他部件顷刻间功能丧失、设备损毁,严重时甚至整机会在瞬间解体。
在向地面指挥员报告了情况后,他迅速关加力、收油门。最不想见到的事情果然发生了:加力一关,两台发动机同时停车。飞机开始迅速坠落,滑俊一边尽力保持高度,一边按照程序重启发动机。一连4次开车尝试,全部失败,飞机高度掉到8000米。滑俊在顷刻间面临数重危机:他既要集中目力寻找机场,又要密切注意飞机状态,同时继续操作开车。
4、坚持飞行
这一年是1978年,飞机上逃生技术远没有今天先进。启动逃生系统需要一定的高度指标,滑俊已经接近了逃生的临界值《空军飞行人员飞行大纲》规定,飞行员在特殊情况下,允许跳伞逃生,弃机保人。
此时的滑俊完全可以按下逃生座椅下的按钮,但造成的结果是飞机坠毁,数据丢失,故障原因无法查清,该型飞机研发可能就此无限期中止。他没有选择跳伞,而是继续稳稳地坐在座椅上,按程序开动启动按钮:第5次启动,无果。第6次启动,还是没有成功。
高度已经下降到了4000米,从发生故障到现在,滑俊在高空坚持飞行了6分钟。
1949年3月入伍的滑俊,此时已经在飞行副团长的位置上干了4年,是中国试飞员队伍中举足轻重的人物,可以说,他的价值,比飞机还要不可估量。
他第7次开动按钮,这一次,飞机所在高度层的空气条件有所改变,滑俊终于听到了熟悉的发动机声音。
他驾驶着飞机,徐徐降落,加力后飞机平飞时间最大数值的宝贵科研数据成功拿到。
“我只想着一定要把飞机完好无损地开回去!”
从设计图纸到成品,试飞员是第一批和他们亲密接触的人,他们驾驶的,都是普通飞行员从来没有飞过的最先进、最前沿的机型。
在那样的生死抉择里,他们坚定的信念,对飞行事业不懈的追求,让他们很难做出跳伞的选择。他们一次次在生与死的边缘徘徊,让飞机定型后,飞行员们的安全多了一份保障。
2024-07-04 17:07:04
2024-07-04 17:04:49
2024-07-04 17:02:34
2024-07-04 17:00:19
2024-07-04 16:58:04
2024-07-04 16:55:50
2024-07-04 16:53:35
2024-07-04 16:51:20
2024-07-04 16:49:05
2024-07-04 08:11:21
2024-07-04 08:09:06
2024-07-04 08:06:51
2024-07-04 08:04:36
2024-07-04 08:02:21
2024-07-04 08:00:06
2024-07-04 07:57:51
2024-07-04 07:55:36
2024-07-04 07:53:21
2024-07-04 07:51:06
2024-07-03 03:35: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