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塞腰鼓: 黄土高原上最狂飙的舞
夜间的腰鼓表演别具一番风味
看!——一捶起来就发狠了,忘情了,没命了!百十个斜背响鼓的后生,如百十块被强震不断击起的石头,狂舞在你的面前。骤雨一样,是急促的鼓点;旋风一样,是飞扬的流苏;乱蛙一样,是蹦跳的脚步;火花一样,是闪射的瞳仁;斗虎一样,是强健的风姿。黄土高原上,爆出一场多么壮阔、多么豪放、多么火烈的舞蹈哇——安塞腰鼓!
作家刘成章的散文《安塞腰鼓》,被安塞人奉为真正写出安塞腰鼓的精神内涵,最能代表安塞腰鼓的文章。安塞腰鼓在革命时期被称作“胜利腰鼓”,2006年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安塞腰鼓以它独特而精湛的艺术打遍全国,冲出亚洲,走向世界。
1 腰鼓打了上千年
安塞腰鼓源于战争或者祭祀,后来演变为传统民间的娱乐活动,已有两千多年的历史。1981年,延安市梁村乡王庄村一处叫“墓陵塌”的小山坡上,群众在耕地时发现一座古墓。其中出土了形制、人物造型相同的两块腰鼓画像砖,均系翻模成型后烧制的。经延安地区文物考古专家鉴定,系宋代造物。
画像砖上所塑造的打鼓者,腰挎细腰鼓、侧身、头向左后扬起,左脚着地,右腿前跨蹬出,双手一高一低作挥槌击鼓状;左侧一人为敲镲者,双脚跳起,吸左腿,眼看左侧,双手在胸前做打镲状。击鼓者赤膊,穿灯笼裤,腰系彩带,飘至前下方。尤其是打鼓者的动作和形象,颇似当今安塞腰鼓中“马步蹬腿”的第四拍和“前进步”的第二拍动作。腰鼓画像砖的画面清晰,造型美观,生动地表现了我国宋代陕北地区的腰鼓表演,对研究陕北腰鼓的历史渊源和发展,提供了珍贵翔实的文物资料。1942年,延安和陕甘宁边区兴起的新秧歌运动,使安塞腰鼓这一古老的民间艺术得到了发展,成为亿万军民欢庆胜利、庆祝解放的一种象征,并被誉为“胜利腰鼓”,遍及中华大地,载入了革命文艺运动的光辉史册。1951年,安塞腰鼓参加了全国民间音乐、舞蹈会演,由安塞冯家营村的艾秀山等民间艺人向中国青年文工团传授了腰鼓技艺,在布达佩斯举办的世界青年与学生联欢节上演出后,荣获特等奖,从而使安塞腰鼓扬名海内外。1996年,安塞县被国家文化部命名为“中国腰鼓之乡”。
安塞腰鼓被誉为“中华鼓王”“天下第一鼓”。2006年6月,安塞腰鼓被国务院首批公布为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1951年,安塞腰鼓手曾到天安门广场进行表演。安塞腰鼓还参加了第11届亚运会开幕式大型团体表演、国庆50周年庆典表演和香港回归庆典等重大活动100余次,特别是在2009年国庆60周年,1020人的安塞腰鼓方阵在天安门广场进行了游行表演。此外,安塞腰鼓还参加了德国“柏林亚太周”、泰国新年文化活动和新西兰“传统中国新年灯会”等国外演出活动,深受好评,成为世界文化交流史上重要辉煌的篇章,受到了广泛赞誉。
2 腰鼓打进北京城
安塞区真武洞镇郭家峁村已故老人曹怀荣,是安塞区首位获得国家级腰鼓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他给毛泽东主席打过腰鼓,给胡锦涛主席打过腰鼓,在陈凯歌导演的电影《黄土地》里打过腰鼓,在星光大道打过腰鼓……但最为重要的是到天安门前为国庆献礼打腰鼓。
据介绍,曹怀荣8岁时,去延安给亲戚杨步浩拜年。杨步浩是当时的陕北劳模,正领着一班秧歌队去枣园给毛主席拜年,叫他也一块去打腰鼓。能亲眼看见敬爱的毛主席,曹怀荣做梦也没想到,虽然当时他对腰鼓不太熟悉,但是他打得特别起劲,特别卖力。腰鼓结束以后,毛主席走过来,摸着他的头说:“这娃打得好。”这句表扬的话让他激动得不好意思,只是傻乎乎地笑。从那以后,他就开始刻苦努力地练习打腰鼓,这一打就是一辈子。
1951年国庆来临之际,曹怀荣与冯家营村的蔡维杰等20来个鼓手商量着以“陕西赴京演出团”的名称,去天安门广场为刚刚成立两年的中华人民共和国祝福。当时全国交通非常不便,也没钱买车票,怎么去是一个问题!当时,曹怀荣动员大家说:毛主席带领我们取得了解放战争的胜利,让我们人民当家作主开始新生活,我们就是走也要把腰鼓打到天安门,再看看我们敬爱的主席。于是他们准备好了干粮,开始风餐露宿,长途跋涉,朝着心目中神圣的北京前进。由于路途实在太远,半路上有些人生病了,体力不支,不得不放弃前行。
当时,曹怀荣坚定地想,一定要把腰鼓打到天安门,再见见毛主席。最后,曹怀荣和10来个鼓手还是坚持走下来,终于到了北京,在天安门广场为新中国成立两周年祝福。当时,毛泽东、朱德、周恩来、刘少奇、邓小平等国家领导人和社会各界群众观看了演出。演出期间,中央青年文工团向他们学习了安塞腰鼓技艺。这次北京之行,曹怀荣他们来回步行了50多天,虽然身心很疲惫,但是精神却非常亢奋,别人问起他们的经历,他们都会不厌其烦地述说。
如今,在安塞,上至九十九,下至刚会走,几乎人人都会打腰鼓,专业鼓手就达数千人。
3 腰鼓打出好生活
10月1日晚,北京天安门广场红旗飘扬、烟花璀璨、歌舞纷呈、人声鼎沸,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联欢活动在这里盛大举行。伴随着欢快的旋律,安塞腰鼓表演出现在全国观众的视野中。红绸翻滚、鼓声激昂,鼓点欢腾,鼓手劲舞……安塞腰鼓以最热烈的方式又一次对祖国母亲深情告白,也展现了新时代延安人民勇于奋进的精神风貌。10月3日,看了央视直播还觉得不过瘾的汉中市民何淑芹赶到了安塞区千人腰鼓文化村冯家营,“像今天这样近距离体验安塞多元文化,还是第一次。在现场观看安塞腰鼓表演,非常震撼。”何淑芹说,“陕北民歌荡气回肠,朴实动听,极具乡土特色;安塞腰鼓雄浑奔放,像万马奔腾而来,惊心动魄;安塞人民也非常热情好客,我们这次来真是不枉此行。”
安塞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2018年,安塞区按照“文化输出、旅游导入”和“文化养民、文化富民”的思路,围绕腰鼓、民歌、剪纸、绘画、曲艺等民间文化“五张名片”,统筹推进“文化+旅游+农业+精准脱贫”深度融合发展,有效拓宽了贫困群众增收渠道,并投资6000余万元,重点打造“三村一园”,建成了“千人腰鼓”表演村。
安塞资深腰鼓手陈丕亮深有体会地说:“我打了半辈子腰鼓了,以前是哪里邀请就到哪里去,四处奔走、收入不定。现在好了,冯家营千人腰鼓文化村每晚的演出,让鼓手们都有了丰厚的收入,在家门口就能赚钱。”
据了解,冯家营千人腰鼓文化村的腰鼓表演者基本上是附近的农民,他们每月既有基本工资,还有每场表演的补贴,合计下来每人每个月有五六千元的收入。除了演出和排练之外,这些农民还可以各自在家干活,解决了以前外出不能顾家的矛盾。安塞腰鼓教练领队韩磊也表示,冯家营千人腰鼓文化村的建设吸引了很多外出打工人的“回流”。
靠着安塞腰鼓这张非遗名片,安塞区近年带动冯家营千人腰鼓文化村、魏塔东方毕加索绘画村、西营信天游大舞台一系列的新兴文化产业经济,让传统的民间艺术腰鼓、剪纸、绘画、曲艺、民歌,从文化资源变为脱贫致富源泉,开辟出了一条文化养民、文化富民的康庄大道。(本报记者 郑鹏)
-END-
安塞区融媒体中心新媒体部 周瑞 编辑
安塞区融媒体中心出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