梳理意大利的历史脉络,看今日的意大利是否是古代的罗马帝国
2024-10-26 10:36:41
历史上广州羊城八景有哪八景?苏东坡广州旅游去过的地方在哪里?
广州,是一座历史悠久的旅游城市,早在汉唐时期就闻名海内。
到了宋朝,广州城内的“羊城八景”,更是让很多文人墨客流连忘返,因此留下了不少脍炙人口的诗篇文章。
那么,你知道这八处绝美的古代旅游打卡景点,都在今天广州的什么地方吗?
羊城八景-浴日亭
浴日亭,又被称为“扶胥浴日”,因为明朝郑懋纬写的一首诗《扶胥浴日》而得名。
宋代的浴日亭,位于南海神庙100多米处的一个名叫章丘顶的小山丘上,在这里向南远眺,可以看到南海上绝美的日出景象。
郑懋纬在诗中写道,登上浴日亭,炎炎夏日,顿感清爽、安静,黎明时分,一轮红日从万顷波涛之中缓缓升起,曙光就像刚刚出浴的仙女,穿过岸边的山林来到眼前,极具视觉冲击力。
观赏地点:今广州市黄埔区南海神庙西南170米。
交通线路:广州地铁13号线,南海神庙站下车。
羊城八景-贪泉
贪泉遗址,旧称“石门返照”,因为遗址位于以前的石门镇而得名。
石门镇,距离古代的广州城三十里,过了石门镇,就进入了广州城,古代官员走水路到岭南上任,这里是必经之地。
东晋时期,广州刺史吴隐之,前往广州赴任的途中,经过这里,听说附近有一口山泉,泉水清澈,但是被人称为“贪泉”,十分不解,就去查看。
当地人说,不管多么清廉的人,只要喝了这里的泉水,都会变成贪得无厌的人。
吴隐之饮贪泉的地方
吴隐之不相信,为了表示反腐倡廉的决心,就来到贪泉旁边,用手捧起泉水,一饮而尽,喝完又以山泉为名作了一首诗铭志。
吴隐之离任之后,后人为了纪念他,就将这口山泉命名为“贪泉”,保护至今。
贪泉遗址
观赏地点:今广州市白云区石井镇广州市纺织服装职业学校西南
交通线路:乘坐广州地铁8号线,到石井站下车,转乘425路公交车,到兴隆东路口站下车,步行850米。
羊城八景-海山楼
海山楼,始建于宋嘉祐年间,雄伟壮观,当时被誉为“百越第一楼”。
宋朝的时候,今天的广州市海珠区,还是一片汪洋大海,珠江,当时被称为“珠海”,江面开阔,最宽处可达到2000米左右。
海山楼下,就是市舶亭,海外的商船来广州交易,一定要经过海山楼。
站在海山楼上,向远处眺望,可以看到外国商船云集、渔船千帆争流的繁华景象,因此被称为“海山晓霁”。
海山楼,可以说是宋代广州经济和贸易盛世的见证者。
地点:今广州市越秀区北京南路与东横街交汇处。
交通路线:无,元代被烧毁,没有遗址存世。
羊城八景-海珠石
海珠石,与浮丘石、海印石,并称“羊城三石”,它们是古代广州城形成的基石。
古书记载说,海珠石,“广袤数十丈”,浑圆如珠,伫立在珠海(珠江)中心,因此被称为“海珠”。
海珠石,又有“珠江秋月”的美誉。
宋朝的时候,海珠石上有一座海珠寺,夜幕降临的时候,登上海珠寺,看秋月与海天一色,喝点小酒,听着蒲涧寺的钟声入睡,天涯未觉远。
海珠石、海珠寺,一直到清朝末年都有文字记载,是文人墨客来广州旅游、工作必玩的景点。
到了民国,在孙中山和孙科的主导下,在海珠石基础上,修建了海珠公园。海珠寺,消失在人们的视野中。
1931年,当时的广州市,为了修一条马路,用大炮轰平了海珠石,自此,海珠石,被埋入地下,“珠江秋月”的美景消失。
遗址地点:今广州市越秀区海珠广场。
交通线路:广州地铁2号线和6号线,均可直达,在海珠广场站下车。
羊城八景-菊湖云影
菊湖,与兰湖、西湖,并称广州古代三大名湖。
菊湖,始建于唐朝,是当时的岭南节度使卢钩建造的一个人工湖。
五代十国时期,南汉政权在广州建都,扩建了菊湖,增设了泛杯池、濯足渠、避暑亭等设施,成为南汉皇室的行宫。
宋朝时期的广州,菊湖,是“羊城八景”之一,有“菊湖云影”的美誉,泛舟湖上,碧波荡漾,白云倒映,赏心悦目。
大约在明朝的时候,菊湖干涸,消失在了历史中。
遗址地点:它的地点,说法不一,今广州市越秀区中山纪念堂周边,据称是当时的菊湖中心,现在已经看不到遗存。
交通线路:无。
羊城八景-蒲涧濂泉
濂泉古瀑布,又称“蒲涧濂泉”,它是广州市的镇山——白云山南麓的一条山涧,因为山涧内盛产菖蒲而得名。
宋代的时候,这里有一段三四十米落差的悬崖,水流经过悬崖坠落地面,犹如“绝顶飞来一脉泉”,非常壮观。
山涧附近,有一座名叫“蒲涧寺”的寺庙,苏东坡被贬官惠州,经过广州的时候,曾经拜访过寺里的住持。
苏东坡在广州居住的时候,创作的好几首诗词,都曾经提到过这座寺庙。
羊城八景-蒲涧濂泉
今天的广州,已经找不到蒲涧寺的遗迹,蒲涧也找不到踪迹,只剩一条名叫濂泉路的街道,依稀留存着这段历史。
遗址地点:今广州市白云区濂泉路
交通线路:无地铁直达,需驾车前往。
羊城八景-光孝寺
光孝寺,始建于公元前二世纪,是广州市内保存得最好,历史最悠久的建筑。
光孝寺,最初是南越王赵建德的宅邸。
三国时期,吴国经学家虞翻,因为触怒吴主孙权,被贬谪到交州,虞翻到交州之后,居住在赵建德的旧宅。
虞翻死后,他的家人将旧宅改造成了寺院,寺院名称历代都有改动,到南宋时期,才定名为光孝寺,沿用至今。
六祖慧能
唐朝仪凤元年,公元676年,一位得道高僧,在光孝寺种下了一棵菩提树,成就了后世“光孝菩提”的美名。
同一年,禅宗六祖慧能大师,在光孝寺(当时称“法性寺”)的菩提树下受戒削发。
今天去广州光孝寺,埋有慧能大师头发的“[yì]瘗发塔”,“光孝菩提”,都是必看的寺内景点。
遗址地点:今广州市越秀区光孝路109号光孝寺
交通线路:广州地铁1号线,在西门口站下车,C出口出站,步行410米。
羊城八景-大通寺烟雨井
大通寺,原名宝光寺,始建于五代十国时期的南汉政权大宝元年(公元958年)。
它是达岸禅师,在南汉后主刘鋹的支持下建造的一座寺院,最初名叫宝光寺,达岸禅师是第一任住持。
宋徽宗政和六年(公元1116年),宝光寺更名为大通慈应禅院,俗称大通寺。
寺院里面有一口神奇的井,古时候据说可以预测广州市的天气,堪称古代的天气预报,因此,被称为“烟雨井”。
《番禺县志》里面说:“烟雨井在大通寺中,晨熹初散,常袅轻烟,所谓大通烟雨是也。”
广州市芳村区大通寺遗址
明朝万历六年(公元1578年),广东大旱,民众把达岸禅师的肉身从大通寺请出来,举办求雨仪式,仪式结束后,民众将达岸禅师的肉身改迁到光孝寺供奉。
据说,达岸禅师的肉身进入光孝寺龛室的时候,芳村大通寺突发大火,寺院被烧塌。
近代的记载说,抗日战争时期,日军为了在芳村修筑防御工事,从大通寺拆走了所有建筑材料,千年古寺,因此化为废墟。
建国后,大通寺所在地,成为广州果子食品厂的厂区,由于厂区建设需要,“烟雨井”被埋入地下。
2004年7月,广州市文物考古队经过2个多月挖掘,成功将被填埋的“烟雨井”挖掘出土,重见天日。
今天的广州,已经找不到大通寺的遗迹,寺庙旧址上,现在是一个名叫“恒荔湾畔”的小区。
另外,小区附近有一条名叫“寺前街”的街道,仿佛在告诉世人,这里曾经有过一个寺庙。
2024-10-26 10:36:41
2024-10-26 10:34:26
2024-10-26 10:32:11
2024-10-26 10:29:56
2024-10-26 10:27:41
2024-10-25 13:53:44
2024-10-25 13:51:29
2024-10-25 13:49:14
2024-10-25 13:46:59
2024-10-25 13:44:45
2024-10-25 13:42:30
2024-10-25 13:40:15
2024-10-25 13:38:00
2024-10-25 13:35:45
2024-10-25 13:33:30
2024-10-25 04:59:33
2024-10-25 04:57:18
2024-10-25 04:55:03
2024-10-25 04:52:48
2024-10-25 04:50: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