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上真实的紫薇很可怜:不仅自己红颜薄命,儿子也成他人的笑柄
2024-10-14 11:50:12
鲁班不姓“鲁” - 济宁人应该明确的五个历史文化常识
在国人的心目中,济宁是名副其实的孔孟之乡,礼仪之邦,是一个传统文化含量浓郁的地域。我作为漂流京都的济宁人,时常在纷至沓来的赞誉中领略一份自豪和荣耀。大概其他济宁同胞也感同身受,以故乡被广泛尊崇而扬眉吐气。
济宁被世人广泛看中,并不单纯因为它是鲁西南的重镇,是京津要道的大枢纽,以及地下丰富的乌金和秀美的湖山淑景,而是它富蕴的文化内涵——这是济宁被世人注目的绝对值。
身居宝山,自当识宝。但令人担忧的是不少口口声声讲文化的济宁人,却对一些司空见惯的家乡历史文化常识一知半解,或望文生义,或以讹传讹,或随波逐流。敝人之见,极有必要对一些常见的家乡历史文化“误区”予以提醒,尤其是要让一些特殊身份的人免出笑话。
第一,任(音仁)城错读(音认)城。这是一个首要的、须着重明确的问题。因为作为济宁人如果连自己的家都读不准,世人会对孔孟之乡的文化素质打折。目前,相当数量的济宁人读不准任城,甚至占了多数,使一些发音准确者反倒羞于出口了。
任城,周国名。《左传·僖公二十一年》:“任、宿、须句、颛臾,风姓也”。《中国地名大辞典》载:“任城县,汉置,后汉为任城国治……北齐改郡为高平,隋废郡而县存,明省县入济宁州。”对于“任”字,《辞海》标注了两种读音。一为rén(音仁)。开列5项词条,即:女子爵位名、南方古乐曲名、通“壬”、古国名、姓。任读rèn(音认)者开列13项词条,即:任用、职位、责任、担当、信任、担保、保养、胜任、放任、听凭、担荷、任使及通“妊”。任城属地名,自然定而不移地读任(rén)城了。
第二,济宁市不宜称济州。济宁市因缘于济水而得名。《汉书·地理志》等文献记载:“江、河、淮、济为四渎,济水为其一”。《书·禹贡》:“导沇(兖)水,东流为济,入于河”。此为北系,其南系发源于河南济源王屋山。溢于荥,东出于陶丘北,又东至菏(泽),又东北会于汶(水),又东北入海。其济水中东部因黄河(兖水、沇水)夺济入海,其流向大致与黄河下游西部相吻合。因而造就了济水之源的济源,济水之南的济南,济水之北的济阳以及济水相对平稳的济宁。
古济州的州治亦是沿济水而设。北魏置今茌平以南的碻磝城,辖境相当于今河南范县、山东聊城、东阿、肥城、阳谷、高唐市县之间。唐天宝十三年因州治为水陷移治于郓州。五代周广顺二年,分郓州置济州于巨野,辖今巨野、嘉祥、金乡等地。金天德二年移治任城。元至元中设济宁府,不久复称济州,移治巨野。从上述济州的大致变迁而论,济州之治应以巨野为主。济宁虽有短暂的济州州治史,但任城才是济宁永久的基本旧称。
第三,大禹定州为地域概念,非指城市。《书·禹贡》:“济、河惟兖州。” 兖州,为禹贡九州之一。其方域大致与黄河下游至青州西北境相合。州以兖水而名。《尔雅·释地》邢昺疏:“济、河间其气专质,厥性信谦,故曰兖,信也。”
考《中国地名大辞典》查兖州州治,连同历代侨置寄治之所,大约25处,尚不含复置之数。其州治涉及山东兖州、邹城、鄄城、巨野、定陶、东平、泰安、莘县等十余处,河南滑县、濮阳、范县等处,江苏淮阴、铜山、江都、丹徒、邳州等及安徽亳州、涡阳等处。更不可思议的是,前秦苻登时,曾将“兖州”寄治于新平,即今陕西省咸阳市的邠县。由于兖州治所复杂多变,更有魏设瑕丘(今兖州)、滑县、涡阳、淮阴(侨置寄治)为东西南北四兖州,以及后魏正光中有滑台、瑕丘、谯城三兖州。
综上所属,虽今兖州市最有资格称兖州,但与大禹所定的兖州区域是两回事,今兖州市与其他城市一样同为州治。实际上,九州也非大禹所定。此外,更有人将三国·魏曹操所驻兖州与今之兖州市混为一谈,并言及有其今存旧迹云云,此乃无考之谈。《汉书·地理考》、《三国志》称东汉时兖州治昌邑,即今巨野东南与金乡交界处。三国曹魏因之,后移置鄄城,旧址在河南濮阳东二十里处。此时今兖州市称瑕丘,与曹操驻兖州州治无关,但属兖州所辖。
第四,朱熹《春日》诗“胜日寻芳泗水滨”非指今泗水。众所周知,朱熹为南宋理学宗师,被誉为“南国圣人”。生于1130年,卒于1200年,享年70岁。在他整个有生之年,都是处在南宋与金国划江而治的对峙中,因此断定,朱熹不可能来到金国腹地的泗水县。那么《春日》诗中的“泗水滨”如何解释呢?曲阜孔庙杏坛对联曰:“泗水文章昭日月,杏坛礼乐冠华夷。”又联:“……泗水源流允作六州冠冕。”《辞海》洙泗词条:“……洙泗之间,即孔子聚徒讲学之所。后世因以洙泗代称鲁国文化和孔子的‘教泽’”。
由此而论,朱熹的“泗水滨”非指泗水之滨,指的是“孔学之滨”,意为自己对孔学研习不精,只在边沿徘徊,尽管如此,也领略到其中的“无边风景”和“万紫千红”。我曾见过不少文章,言及朱熹去泗水之滨游春,这似乎有些望文生义了。
第五,鲁班不姓鲁,后代更不姓鲁,而姓公输。《元和姓纂》载:“周公子伯禽封鲁,顷王三十四代九百年,为楚灭,子孙以国为氏。”《通志·氏族略·以字为姓》:“公输氏,鲁公般之后也!”《辞海》词条称鲁班“我国古代建筑工匠。公输氏,名般,亦作班、盘,春秋鲁国人。通称鲁班……被后世建筑工匠、木匠尊为祖师”。《孟子·离娄上》:“离娄之名,公输子之巧,不以规矩,不能成方圆。”汉赵歧注:“公输子,鲁班。鲁地巧人也,或为鲁昭公之子。”
从以上权威文献考证,至少可明确三点:其一,鲁国为楚国所灭后,其子孙以国为姓,而鲁班非楚灭鲁之后人,故非以国为姓。其二,鲁班被所有文献记载为公输氏。其三,为“鲁地巧人也”。更曾有非权威记载,说鲁是鲁国,改“鲁般”为“鲁班”,意为“鲁国的建筑班子”。用现代逻辑解释:鲁班乃鲁国的建筑国企。但是,《汉书·序传上》却说:“班、输确巧于斧斤。”认为鲁班、公输班为二人,皆有巧艺。但此说仅限于《汉书》,未见其他史料印证。
上述诸说,囿于资料来源,未必达其精准。此文权作引玉之砖,以期让更多的济宁人关心自己这方热土,正确理解、认识家乡的历史文化常识,当好地地道道的孔孟之乡人。(王庆新)
*******
万壑千岩归健笔
龙威虎震入灵心
*******
微信号:shiqing1011
公众号:shiqing-slsh
2024-10-14 11:50:12
2024-10-14 11:47:58
2024-10-14 11:45:43
2024-10-14 11:43:29
2024-10-14 11:41:14
2024-10-14 11:38:59
2024-10-14 11:36:44
2024-10-14 11:34:30
2024-10-10 23:40:55
2024-10-10 23:38:41
2024-10-10 23:36:26
2024-10-10 23:34:12
2024-10-10 23:31:57
2024-10-10 23:29:42
2024-10-10 23:27:28
2024-10-10 23:25:13
2024-10-10 23:22:58
2024-10-10 23:20:44
2024-10-10 00:23:18
2024-10-10 00:21: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