俞山岛之行,天湖草场恍若画—随记
2024-12-25 21:05:22
消失的西于庄崛起的和苑
从2009年西站改造算起,西于庄10年间完全成为一片平地,同时在8公里以外,一座新的“西于庄”——和苑已经繁华起来。
西于庄是一个泛称,大致包括西于庄、辛庄、孙家菜园、郭家菜园以及西开洼一带,曾有9000多户居民,是市区最大的成片棚户区。
这片地区有人居住的历史并不太久,清朝雍正年间才开始形成小村落。
到了1917年,西于庄接受了周围地区大量的水灾难民。于是,老百姓在此开荒种地、捕鱼捞虾,或者做小生意糊口,在小辛庄大街和城防里大街附近,慢慢形成了热闹的市场,出现了客栈、大车店、茶馆、酒楼、饭铺等场所。
与天津老城厢的方方正正相比,西于庄的街道和胡同建得随心所欲,看上去毫无章法,这就是这片占地面积并不太大的地区,为什么居然住着近万户人家的原因了。
如果有人40年前走过大红桥,插入小辛庄大街或同义庄大街,便进入了胡同区。狭窄的街道两侧,房靠着房、门挨着门,偶尔被胡同分隔开来,只一步便又迈到了下一排平房,一眼望去,胡同弯弯曲曲找不到头。这里的居民长期以来过着“烧煤炉、上公厕、冬如冰窖夏似火”的日子。
不过随着新中国的建立,这里有了小工业区,除了胡同也有了标志性的工人大院。
比如增产里大院就曾是一个工厂的家属宿舍区,大院门口西侧是副食店,东侧是菜店,两处平房的房檐下还有“发展经济、保障供给”的水泥字。进了大院,迎面是一个长方形的小广场,广场尽头有一个超级大的公共厕所。
每到夏天的夜晚,小广场上都会放映露天电影。因为这件事,住在增产里大院里的孩子让附近西于庄平房区的孩子们羡慕嫉妒。
大院里东西两侧依次排开一排排平房,一共十几排。每排平房里面从排头到排尾,都住着十几户人家,一般都是一间房住一户人家,居室对面有一个小厨房。
得益于工人大院的建立,西于庄在六七十年代也拥有了成熟社区所有的配套设施——当时在这一区域内,有着四十四中学、燎原中学;增产里、大同门、欢庆里等小学;以及粮店、副食店、菜店、煤场、浴池、百货商场、副食市场、工人俱乐部、文化站、医院、饭馆等等,尽管物质匮乏,日子却也过得刚好
日子虽然乐呵,但是西于庄道路坑洼狭窄,夏天蚊蝇滋生,每天出门面对的是烟熏火燎的平房,这些都让西于庄人苦恼不已。
2009年起,借西站和棚户区改造的大势,历经10年时间,西于庄人终于搬出了棚户,迁入了高耸入云的和苑居住区,彻底跟烧煤球炉、上公厕的棚户区生活说再见。
2017年搬入和苑西区全和园小区的居民们很知足,日子过得舒坦,小区公共配套设施质量高而且一应俱全,绿化率高,出行、买菜、锻炼身体都很方便。
还有一些居民在西于庄的老房居住面积仅有十余平方米,如今搬进和苑西区安置房小区,住上了60平方米的楼房,他们甚至拿出30多年一直舍不得用的丝绸被。
按照天津城市空间发展规划,西于庄将作为天津西站城市副中心核心商务区,成为居住、商业混合的高端社区。
西于庄的变迁是时代发展的趋势,那里曾经热热闹闹过日子的情景,成为多少人的回忆,生活总要进步,我们只好一边缅怀,一边向前。
文/刘晶
责编/采芹
图片/部分源自图虫创意,部分源自老照片资料
2024-12-25 21:05:22
2024-12-25 21:03:19
2024-12-25 21:01:17
2024-12-25 20:59:15
2024-12-25 20:57:13
2024-12-25 20:55:10
2024-12-25 20:53:08
2024-12-25 20:51:06
2024-12-25 20:49:03
2024-12-25 20:47:01
2024-12-25 20:44:59
2024-12-25 20:42:57
2024-12-25 20:40:54
2024-12-25 20:38:52
2024-12-25 20:36:50
2024-12-25 20:34:47
2024-12-25 20:32:45
2024-12-25 20:30:43
2024-12-25 20:28:41
2024-12-25 20:26:38